当前位置:首页 > 在职研究生 > 招生专业

安徽考研梯队学校排名 孩子考研究生,是一线城市非985、211学校,还是报三线...

一:最容易考研的师范类大学

最容易考研的师范类大学:安庆师范学院信阳师范学院唐山师范学院等地方性的师范大学
安徽考研梯队学校排名 孩子考研究生,是一线城市非985、211学校,还是报三线...

全国师范类大学大致可以分为四个等级,具体如下所示:

  • 第一档是985工程建设高校、实力强劲、地理位置好、知名度高、影响力大,是全国师范类院校中最高等学府,自然是考研难度最大的。

  • 第二档是7所211工程建设高校,在国内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从历年考研的情况来看,这几所院校的生源基本都是来自各自区域,比如东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基本来自于东北三省;

  • 第三档则属于省属重点大学、地域性明显,实力强劲,毕业生一般都留在学校所在城市当老师

  • 第四档一般都是省会之外的省内师范类院校,实力相对较弱。

虽然四档师范类院校考研的难度比较小,但是我认为研究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自我,我们应该在考研的时候,设定较高层次的目标,向一二三档的师范类院校靠拢,因为这些院校相对的社会认可度和专业水平会更高,利于学生自我的发展和之后的就业。各师范类大学的就业率情况如下所示:

二:孩子考研究生,是一线城市非985、211学校,还是报三线...


安徽考研梯队学校排名 孩子考研究生,是一线城市非985、211学校,还是报三线...
有很多家长和同学都问过类似的问题“张老师,你说我是选学校好点的,还是选地方好点的呢?”其实学校的选择是需要考虑诸多因素的,不应该是单纯的看某一个点,除非您或者孩子比较在意的就是这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不同的专业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侧重点其实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是考的一些强地域性的专业,那地域就是最重要的,通俗点说就是那些在哪读书基本上就在哪里就业的专业,最为典型的就是医学类,基本上你在哪读书,毕业之后就在那里就业了;类似的专业还有教育学、新闻传播类的专业等。在这里再说下新传这个专业,虽然全国有很多学校开设新传,但是还是比较建议你选择这几个地域的学校: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湖南、广东,至于为什么选择这些地区,想想平时你看哪几个频道就知道了。如果你考的是自然科学学科的话,比如理工类专业,那我还是比较建议你更看重专业的学术实力的,这个时候城市的选择可以偏一些。 其次,985、211类大学不是所有专业都好,双非院校也不是所有专业都不好。举几个例子,东北 财经 大学的经济类、北京工商大学的管理类、华东政法大学的法律类、北京语言大学的语言类、首都师范大学的教育类,这些学校虽然都是双非院校,但是部分专业在全国的排名也都是比较靠前的,非常值得选择。 再次,看您和孩子的考研目的是什么。如果已经确定了未来职业发展的地域,那就可以优先选择对应地区,毕竟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相对会多些;如果您或者孩子比较在意学校名头,那可以选择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985或者211类院校。 最后说一句,在考研当中,有的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最后抉择的时候问自己一句:你考研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问清楚这件事情,其他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 你的转发,我的10w+ 我是张雪峰,一个让学习变得更快乐的考研老师 如题主所说的话,你孩子的成绩可能非常好,一直以985、211位标准。有这样的目标当然非常好。但是对于你说的这种选择,可能并不是非常实际。对于我国的985、211高校的分布你可能还不是非常熟悉。下面我们来看看你所说的问题存不存在。 第一,985、211高校地理分布 211高校(含985)北京(22所)、湖北(7所)、陕西(7所)、广东(5所)、四川(5所)、辽宁(4所)、黑龙江(4所)、、湖南(4所):、天津(3所):、吉林(3所):、安徽(3所):山东(3所)、福建(2所):、河北(2所):有1所211大学的省级有11个:1、浙江大学 、2、兰州大学 3、重庆大学 、4、郑州大学、5、太原理工大学、6、内蒙古大学、7、南昌大学、8、广西大学、9、云南大学、10、新疆大学11、贵州大学。 也就是说,大部分的211高校都是在省会城市。除了苏州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中国矿业大学(徐州)、西北农业 科技 大学(咸阳杨凌)四川农业大学(雅安)、大连理工大学(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安徽(3所)、中国海洋大学(青岛) 石油大学(东营)、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但是大连、青岛、也都是副省级城市,比一般的省级城市还高。所以,也不能说是三线城市。 在100多所985、211高校中,能够说得上是三线城市的,应该只有中国矿业大学(徐州)、西北农业 科技 大学(咸阳杨凌)、四川农业大学(雅安)、延边大学(延吉)、石油大学(东营)、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其他的都在省会城市,或者副省级城市,都不能说是三线城市。 所以,你要能选的三线城市还是非常少的。 第二、城市与大学的关系 考研的目的是什么?影响着城市的选择,如果你想读完研究生就工作,建议你选择一线城市,因为这样的话机会更多,如果你将来想继续从事研究,而三线城市大学所在的专业有非常好,三线城市也是可以考虑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可能倾向于选择一线城市,但是相对来讲,三线城市竞争压力没那么大。 楼主您好,老乡啊,我也是丰都人,仁沙镇的。 作为一名今年三月份毕业四月中旬刚入职央企某研究所的应届生,根据自身本科和研究生校招经历想对老乡谈一下个人的看法哈! 我不知道老乡您孩子本科学校情况是什么样的,我本科是是普通二本学校,专业在该学校是按照一本分数线录取的,因为当时我只比一本线多十几分,不可能去到那种一本学校的。当时也没觉得学校情况会对找工作带来多大的影响,直到大三九十月份找工作的时候,在投了很多简历以及多次面试之后才知道学校的重要性,有几次都是因为学校门槛不够或者学校加分不够而没有得到offer。 所以如果你就读985高校的话,就业机会就会多很多,并且投简历自己面试的时候优势也比较明显,还有就是如果从政走选调生道路的话,985高校的研究生会有定向选调的资格,定向选调生基层锻炼之后一般都会留在省市机关,这也是985高校的好处!不过老乡您的985高校什么学院?是什么意思?是那种像重庆大学城市 科技 学院那种吗?你要注意这种学院,这种只是民办的学院,挂靠的985高校牌子而已,要特别注意啊! 所以,我会劝老乡您的孩子尽量选择985高校吧,真的! 建议选择985和211。 因为以后出来还是看学校名气的。比如西安交大、兰州大学、哈工大这类顶尖高校。虽然不在一线城市,但是这类高校知名度是全国的,甚至世界上都比较认可。 一、二线双非中值得报考的高校非常少,大致有深圳大学计算机、建筑等优势专业,上海师范大学的师范类,杭州电子 科技 大学的计算机类,或者一些地方上比较知名的医学类大学。至于其他的就不太推荐了。但是985等名校,哪怕你是非强势专业,出来也还是可以的,甚至以后转换的余地更大。因为很多时候大企业需要的是各方面的人才,除了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比如医学、建筑等。对于大多数人来所,学校里学的专业知识其实和以后的工作关系并不大。如果你去不知名的双非,很可能就也只能在周围城市。想要去一线城市打拼会走很多弯路。竞争力自然也比不过名校的同学。 大学只是四年而已,去个名校,然后多去大城市见见世面,实习什么的尽量去一线城市,不要怕麻烦。机会都是一点点争取来的。就拿杭州和上海比,我还是觉得杭州和上海之间还差一个量级。不仅仅是从经济体量和人口素质上看,还有各方面的机会差距也是很大的。年轻时候多去走走看看。同时名校会给你带来很多的溢价。依靠这一点能走得更顺。 而很多*部门、大企业等在校招的时候,往往是优先名校学生,这时候你有个名校的学历往往会加分不少。即使是非一线的城市也有很多好名校,如长沙的湖南大学,西安的西电、西北工业大学,大连的大连理工大学,兰州的兰州大学等等都是很不错的选择,要么是强势211,要么都是985名校,特别是一些非一线城市的著名高校,至少在当地都是很吃得开的。而且有了985和211的学历,以后去一线城市就业也要比双非学历好上不少。因为大家实际交流来看,更多还是会问学校出身,而非直接问专业如何。这时候一个名校的抬头真的太重要了。 所以总的来说,除了极个别一线双非高校的强势专业值得报考,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推荐你选择985高校或者211强势专业。 当然是报考985/211了,要是清华大学录取我,大学四年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上学我都愿意。反正研究生3年后发的是清华大学的毕业证,全中国哪个城市不认可! 上大学最后都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在哪读大学和在哪工作并不相关,没有任何规定要求在哪读大学就必须留在当地工作。只要学校好,名气大,读完大学后,完全可以去更好的城市工作。北京上海的二本地理位置再好也是二本,西北的兰州大学再偏僻也是985,当这两个学校毕业的同学同时去找工作的时候,我相信一定是兰州大学的同学更有优势。 考研究生更是如此,考研不考一个985/211真的意义不大,考一个普通一本的研究生还没211的本科毕业生找工作时有优势呢。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地理位置没有那么重要,所以能选985/211,就不要选择双非学校! 高校专业那些事 为您分析/分享/解惑。 2019年的考研通知书应该已经陆续发放。没被录取的考生和准备2020年的考研人开始搜集资料,准备投入到考研复习的备战中。 那是选择三线城市985/211大学还是选择一线城市的非211/985院校? 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简单地说我只要三线城市的985/211了,或者我只上一线城市的非211/985。 我觉得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解惑,相信大家看过之后,心里就会有了答案。 什么是三线城市? 三线城市定义 三线城市是根据城市综合规模、人口总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和GDP总量等多个指标综合评估的具有战略意义、经济较发达、经济总量较大的大中城市。 2019年,15座新一线城市依次为 成都,武汉、西安、苏州、青岛、沈阳、宁波、昆明、天津、南京、杭州、重庆、长沙、郑州、东莞 ,新一线城市的位次相对稳定,无锡则继2017年之后再一次跌出这一梯队。 济南,兰州,长春,厦门,大连这个都属于二线城市。 现在有哪些城市是三线城市? 结论:所有的 三线城市里面根本没有985院校。只有西部一些偏远的省会是三线城市,只有211院校。 可能一些人把 西安,兰州,大连,长春等三线城市,那我们下面就以这几个院校为主。 三线城市有哪些211/985院校?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 科技 大学。 吉林:吉林大学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兰州:兰州大学 一线城市有哪些厉害的非211院校 这里我们说的一线城市没有争议,就是 北京上海,广州 深圳,简称:北上广深。 非211院校实力非常强的院校只说普通高等院校。不包括军事院校(国防大学等),司法警官(中国人民公安)的院校。因为这些院校基本上也不录取普通院校的学生。 比较强的非211院校有: 北京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 上海:上海 科技 大学,华东政法大学。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深圳:南方 科技 大学,深圳大学。 具体院校具体分析 北京有些非211院校是按照985院校对待,甚至地位比一般的985院校都要厉害 这些院校有 中国科学院大会,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在理工科领域声誉超过一般985院校。 考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所和其他城市的985院校比,只好不差。 比如北京电工研究所,电气就不比西交差。 其他物理所,数学所,化学所等多,比其985院校要强。 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和首都医科大学 的医学实力非常的强,在国内都出领先的水平。比国内80%的985院校的医学院都要强,医科实力是远远超过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山东大学医学院。兰州大学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所以想学医科,选择这两所非211院校比其他城市的985院校都要好。 这两学校毕业后很容易在北京的三甲医院找到工作。 其他院校,比如 外交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在外国语,翻译,外交学方面比其他985院校有一定的优势。是文科生的首选。京外这两所院校知名度差。想在京外就业谨慎选择。 首都师范大学只 能在北京就业也有一定的缺陷,建议能选择其他985的不选择首都师范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就是原来的第一军医大学,医学方面非常的强劲。 比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医学院,兰州大学等医学院的实力都要强。 如果想留在广州工作,可以考虑南方医科大,在广东 南方医科大学明显比那几个985院校医学认可度高。 上海 科技 大学,南方 科技 大学,深圳大学,华东政法大学 这几个大学都是一些近些年来的新秀,或者是 专业实力非常强的行业院校, 如果想留在当地就业的话,可以选择这几个院校,如果想留在外地就业的话, 建议不要选择这三个大学。作为非211/985院校,他们的学科实力并不是很优秀。只是一些论文科研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且也没有校友资源的积累,所以在外地就业影响力不大。 985/211和一线城市非211有何待遇差别? 一些非211院校在当地就业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就业,很多单位是只要211院校,这样非211项影响就比较大。 比如上海落户 想来上海落户政策985院校落户分15分, 而上海市的一般非211院校只相当于外地的211院校,只能是12分。 按照上海的落户政策北京的非211院校(国科大,北京协和医学院等)来落户只能得8分。 选调生 省的选调生基本只针对顶级的985院校,非211院校是没有任何机会的。 结论 ,看了这么多,你觉得该选择偏远985,还是一线非211呢。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国内大学生报考研究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在选择报考研究生的大学群体中,可能有人是出于对学问的深究,有人是出于对高学历的向往,有人是为了逃避沉重的就业压力,有人是为了盲目跟风而已......综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显然国内大学生选择报考研究生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他们最终目的还是期待能获得比较好的发展,能在未来的求职就业中获得更加强大的优势。 近来有人提出:孩子考研究生,是一线城市非985、211学校,还是报三线城市985、211学院?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毕竟每个人的向往与理想不同,他们在自己求学方向或者求职就业上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报考研究生过程中, 我们总会面临着高校的选择,而选择高校时总会无法避开城市的选择,有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可能会超越学校的综合实力,这也是为什么部分经济发达城市中的普通学校招生录取分数,却超过了经济水平欠发达的国家“985、211”工程大学。 其实,在研究生报考上的学校选择,我们绝对不能忽视地理位置的影响力,毕竟城市魅力与吸引力能给自己未来的发展带来很多的机会。虽然地理位置并不能决定学校的实力,但是学校所在地能让我们接触到更高级别的事情,能开拓眼界,能接触到更高水平的科研实力与师资力量。 如果在三线城市国家985工程大学和一线城市“双非”学校之间选择,笔者认为还是应该选择国家985工程大学。 虽然国家985工程大学仅仅在三线城市,但是他毕竟属于国家985工程大学,无论是实力,还是知名度上,都要超过所有“双非”高校,这在我国高等教育圈内,是一个不可能改变的事实,从39所国家985工程大学内,选择任何一所大学,都是其他“双非”大学无法超越的。 如果在三线城市国家211工程大学和一线城市“双非”学校之间选择,笔者认为多数情况下还是应该以一线城市“双非”大学为优先 选择。 以我国目前高校的发展实际来看,位于三线城市的国家211工程大学,他们的实力并不是特别出众,而且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是特别高,毕竟我国很多211工程大学的实力,还不如国内部分“双非”大学,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就成为最优先的选择。 在研究生报考方面, 笔者认为我们一定要将学校综合实力与地理位置等因素,在学校综合实力差不多的时候,就应该以学校的地理区位优势为首要考虑因素,在一线城市,我们能接触到与时代发展相近的人和物,更能获得城市发展的福利,在未来的就业中也能更容易获得发展的机会,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成为职场精英。 考研究生,肯定是优选985/211啦!本来如果你是双非或四非的本科生毕业于985/211工程的就业都会遭受歧视,何况你要是连这个都不是的话,就业估计连机会都没有啦!不过对于末流的211工程大学,也是要慎重啊!比如西部几省区,都是国家出于照顾目的才给的名额,就业受认可程度就很难说啦! 考研究生的专业要考虑该专业在行业内的地位,比如西南政法大学的,华东政法大学,南方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东北 财经 大学,虽然上述几所名校也为双非大学,但就业一点不比211工程大学差,毕竟曾经都是行业龙头地位,将来就业也没有任何问题。当然能考上这些大学也是需要实力的。 对于有些大学在高考招生中成绩不错,也就是占了个好名字,比如北京工商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上海立信金融学院,南京 财经 大学等这类好听名字的学校,就是名字好听,实力吗?就不多说了,考研就要慎重啦! 1.我认为这个应该分专业,如果是偏理科专业,技术性比较强的,应该选择专业比较强的学校。如果是文科我建议选择一线城市 2.因为一线城市发展比较比较快,见识比较多,而且一线城市资源比较丰富,教学条件设施比较好 3.三线城市也有985 211但是相比较起来一线城市,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4.选择一线城市有利于毕业后的发展,一线城市发展机会也比较多,我的建议希望对你有用 在考研选择高校的影响因素里面, 对学校的选择一般排第一位,如果件允许的话(比如目标学校有多个可供选择),还可以对地域进行选择;在进行学校的选择时,应当优先考虑985、“双一流”和211高校。当然也可以先确定地域,然后再选择高校,而选择高校的顺序也应当是985高校优先 ,但这种选择方式选择面比较窄,也比较不符合逻辑。 在考研选择高校时,一般有下面几种情况,每种情况的选择方式都是不同的。 选择985高校,专业是一流学科,或者学科评估为A 这是考取难度最大的一种选择方式,也是最好的一种方式。一般来说,如果有志向、有能力的话,可以按这种方式进行选择。在选择时,可以根据“双一流”评估名单,看看哪些985高校的一流学科有你所学的学科(专业),也可以根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看看你的学科有哪些学校被评为A(A+、A和A-),然后再从其中选择地域就可以了。 选择985高校,但专业不是一流学科,或者学科评估在A以下 对于学习成绩不是那么好的考生来说, 这是一种比较合理、性价比最高的一种方式。 虽然你所学的学科(专业)在那所学校不太强,但是它毕竟是985高校,985高校在全国就那么几所,它的毕业生一般都会被用人单位看好,而且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只针对985和211高校招聘,所以机会是最多的。 笔者建议,在确定选择一所985高校以后,尽量选择学科评估结果在B(B+、B和B-)及以上的高校报考研究生。 这样选择,最终是为了确保你毕业时的竞争力不会太差。 选择211高校,同时专业是一流学科,或者学科评估为A 相比以上两种方式,这种选择方式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且能够保证你毕业后有一定的竞争力。笔者认为, 在考研选择高校时,211高校或者拥有一流学科的高校是最低要求,考研如果只求稳妥能考上,毕业时的竞争力也会打折扣。 其他选择方式虽然也可以,但意义不大,最不推荐 就像题主所说,一线城市的非985和211高校,考这种学校研究生的意义不大。当然也要根据考生自己的条件,从我所在的一个准一线城市的一般一本学校来说,报考研究生的学生以三本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居多。 关于双一流的名单和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在网上都可以查询,但这个名单和评估结果是会动态变化的,一般几年一评比。根据消息,第五轮学科评估已经快启动了。

三:中国史考研院校排名


安徽考研梯队学校排名 孩子考研究生,是一线城市非985、211学校,还是报三线...

第一梯队 TOP3院校: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第二梯队 985师范院校、有学科特色的理工或综合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

第三梯队 B区985、教育部直属的211师范院校、综合实力弱的985院校

兰州大学唯一一所b区的985院校;

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第四梯队 特殊的三所师范院校:

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

第五梯队 相对好考的211综合或理工院校:

西北大学辽宁大学安徽大学、郑州大学 南昌大学、云南大学、内蒙古大学、贵州大学

第六梯队 以省份开头的大学、省重点师范院校

河北大学山西大学河南大学等等;

河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等院校;

第七梯队 偏理工科的院校、市级师范院校

鲁东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等等;

沈阳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等等;

四:考研计算机专业排名


安徽考研梯队学校排名 孩子考研究生,是一线城市非985、211学校,还是报三线...
以下是教育部最新第四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具体排名,其中排名前4的大学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这是国内目前计算机专业排名第一梯队,能力不相上下,以下具体榜单,还比较权威,供大家参考: 1、第四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3 清华大学 A+ 3 10335 浙江大学 A+ 4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A+ 5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6 10013 北京邮电大学 A 7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8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9 10284 南京大学 A 10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A 11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A 12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A- 13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A- 14 10145 东北大学 A- 15 10183 吉林大学 A- 16 10247 同济大学 A- 17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8 10486 武汉大学 A- 19 10533 中南大学 A- 20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21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A- 22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 23 90005 *信息工程大学 A- 24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B+ 25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26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27 10055 南开大学 B+ 28 10056 天津大学 B+ 29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30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31 10246 复旦大学 B+ 32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33 10286 东南大学 B+ 34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35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36 1033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B+ 37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38 10384 厦门大学 B+ 39 10422 山东大学 B+ 40 10532 湖南大学 B+ 41 10558 中山大学 B+ 42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43 10610 四川大学 B+ 44 10611 重庆大学 B+ 45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46 10617 重庆邮电大学 B+ 47 90006 *理工大学 B+ 48 10294 河海大学 B 49 10299 江苏大学 B 50 103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B 51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52 10357 安徽大学 B 53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54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55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56 10559 暨南大学 B 57 10590 深圳大学 B 58 10635 西南大学 B 59 10730 兰州大学 B 60 90059 火箭军工程大学 B 61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62 10060 天津理工大学 B 63 10108 山西大学 B 64 10151 大连海事大学 B 65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B 66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B 67 10216 燕山大学 B 68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69 10280 上海大学 B 70 10285 苏州大学 B 71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72 10009 北方工业大学 B- 73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B- 74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B- 75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B- 76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B- 77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78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79 1014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B- 80 10255 东华大学 B- 81 10293 南京邮电大学 B- 82 10295 江南大学 B- 83 10353 浙江工商大学 B- 84 10386 福州大学 B- 85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B- 86 10427 济南大学 B- 87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B- 88 10593 广西大学 B- 89 1059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B- 90 10673 云南大学 B- 91 10697 西北大学 B- 92 10746 青海师范大学 B- 93 10755 新疆大学 B- 94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95 90045 空军工程大学 B- 96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97 10032 北京语言大学 C+ 98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C+ 99 10059 中国民航大学 C+ 100 10075 河北大学 C+ 101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C+ 102 10153 沈阳建筑大学 C+ 103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104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C+ 105 10264 上海海洋大学 C+ 106 10292 常州大学 C+ 107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108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C+ 109 10351 温州大学 C+ 110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C+ 111 10403 南昌大学 C+ 112 10459 郑州大学 C+ 113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C+ 114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C+ 115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C+ 116 1062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C+ 117 10657 贵州大学 C+ 118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119 10710 长安大学 C+ 120 11065 青岛大学 C+ 121 11664 西安邮电大学 C+ 122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C 123 10076 河北工程大学 C 124 10107 石家庄铁道大学 C 125 10110 中北大学 C 126 10188 东北电力大学 C 127 10190 长春工业大学 C 128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C 129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C 130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C 131 10456 山东财经大学 C 132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133 10462 郑州轻工业学院 C 134 10530 湘潭大学 C 135 10564 华南农业大学 C 136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C 137 10702 西安工业大学 C 138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C 139 11075 三峡大学 C 140 11117 扬州大学 C 141 11258 大连大学 C 142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C 143 10421 江西财经大学 C- 144 10463 河南工业大学 C- 145 10475 河南大学 C- 146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C- 147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148 10495 武汉纺织大学 C- 149 10500 湖北工业大学 C- 150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C- 151 10589 海南大学 C- 152 10596 桂林理工大学 C- 153 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C- 154 10618 重庆交通大学 C- 155 10623 西华大学 C- 156 10651 西南财经大学 C- 157 10705 西安石油大学 C- 158 1123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C- 159 11535 湖南工业大学 C- 160 90039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C- 16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 162 10144 沈阳理工大学 C- 163 10212 黑龙江大学 C- 164 10254 上海海事大学 C- 165 10289 江苏科技大学 C- 166 10385 华侨大学 C- 167 10405 东华理工大学 C- 168 10407 江西理工大学 C- 2、计算机专业详细介绍 计算机专业涵盖软件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需具备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据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 2、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4、了解学科的知识结构、典型技术、核心概念和基本工作流程; 5、有较强的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编程和应用能力;

五:安徽大学人工智能专业考研分享?

应一些23考研的同学们的要求,着手写了这个分享帖。不敢妄称是经验之谈,但下文内容也都是我本人的真实经历和真实感受。大家就不必问“为什么不保研”、“为什么不出国”之类的问题了,我个人经历算是蛮神奇的,也有一些自己的考量,这篇分享帖的重点会在考研初试,个人经历就不多说了。另外,请大家不要问我一些关于我个人的问题,认识我的朋友们也请不要透露我个人的信息,在此谢过大家啦!有疑问的话也欢迎在评论区合理讨论。下面就正式开始,我姑妄言之,诸位姑妄听之即可。

二. 个人介绍

图1:本人考研初试成绩

个人背景:某种上985,理科双辅修,综合排名第一

科研及荣誉:一作sci,两年一等奖学金,建模国赛一等奖,国家创新项目二等奖等,不多赘述了

三. 总体备考

1. 情况介绍

清深ai今年的线是355,英语单科65,进复试的平均分之前看别人统计好像是380左右。虽然相对一些卷上天的专业而言,分数并不是很高,但也绝非捡漏就能进的。各位有捡漏心态的话,现在就可以关掉这个帖子,另寻他校了。考生据我所知还是985偏多,学校背景不是很好的话不能说一定考不上,但难度非常大,各位也可自行斟酌。我个人认为复试还是很看科研项目和经历的,如果只会学习,没有拿得出手的项目的话,即使能考400也照样会刷。当然,各位也不用害怕,毕竟每年还是有那么多人考上的,正确评估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之后,就基本没有太大问题了。

2. 学科与时间安排

总的来说,我个人学科时间的分配为:数学>政治>专业课>>英语。我是从5月开始复习的,总体时间大概如下:

5月:主要复习数学基础、学习电路(7月专业课改为了模式识别,电路白学了...);

6月:忙学校的一些事情,随缘学习;

7月:9:00起床,上午复习数学,11:30-2:00午休,起床之后先背半小时英语单词、做1篇英语阅读,之后继续复习数学到晚饭,之后9:00-11:00看模式识别书;

8、9月:大体与7月相同,唯一不同就是下午数学的时间改为政治;

10月:除了政治,此时已经复习完毕,数学的时间会逐渐分给政治;

11、12月:大部分时间分给政治,数学每天做一套模拟题保持手感,晚上9:00-11:00依然是看专业课。

上述为周一至周五的作息,周六我是随缘学习,周日休息不学习,一般会打打篮球、玩玩游戏之类。劳逸结合真的很重要,我个人感觉学一学放松一下更有利于长线发展。

四. 数学复习

1. 总体感知

考研数学我认为其特点为:考察内容广,但深度不深,并不难。我本科是学过数分、高代、概率论的,但没复习之前做真题还是会感觉遗忘的地方太多。因此,我前期是看了武忠祥老师的高数基础课,补一补忘记的内容,后面的线代和概率论没有看网课,其内容较少也更简单一些,看书做题即可。

2. 2022试卷分析

各位可移步我的这个回答:如何评价 2022 考研数学试题,数学一、数学二和数学三难度如何?

3. 基础阶段(5月、7月)

这段时间我是看了武忠祥老师的高数基础课,然后配套的习题是这本:

我这本是提高篇,用来过基础很合适。还有一个基础篇不推荐*,内容没有这本全而且题目过于简单。这本复习全书后期也可以当字典用,哪里忘了查哪里,个人体验不错。期间,我还做完了这本:

这本里面全是选择填空题,现在选填占比变高了,这本就更值得一做了。个人感觉高数质量最高,有一些不错的题目,线代和概率论部分的题目质量一般,但夯实基础还是不错的。做完这些,高数、线代、概率论的基础就算是过完了。

4. 提高阶段(8月、9月)

基础打好之后,是时候做一些稍难的题目,锻炼一下自己的解题能力了。我用的依然是和上面一个系列的,无他,只是想凑齐一个系列而已(233):

这三本讲义里有一些题,也有配套的练习册,全部做完即可。我做完之后大概在9月初,此时解题能力也有了,我就在这个时候每天做一套,把07-20的真题都做完了。我这里用的真题是:

不过真题用哪本其实并不重要,真题难度比较低,答案解析的重要性并不高。除了20、18、16感觉有难度,我其他年份基本都可以达到140以上。另外,我在这几个月还穿插着做了这本:

这本我没有完全做完,挑了一些感兴趣的题目,大概做了一半多。总体感觉这本的难度要比上面都要更高,有一些很巧妙的题目,锻炼思维是极好的。

5. 保持手感阶段(10月、11月)

此时就是大量的做模拟题,保持做题手感,同时查缺补漏。因为做的模拟卷比较多,我这里按照难度来排个顺序。首先是第一梯队(难度从左至右递减):

李艳芳老师这本绝对是难度的巅峰,我勉勉强强用3h才能达到130多,时间充裕可以挑战一下,时间不够就可以直接放弃了。合工大超越给我的感觉是,整体难度比较高,有很多巧妙的题目,也是可以当作锻炼思维用。

第二梯队(难度无顺序):

这些模拟卷比真题要难,但难度不如上面两位,很值得一做,查漏补缺的好选择。这些我基本2-2.5h可以达到135-150不等。

第三梯队(难度无顺序):

难度比真题要高,但不如上面梯队。这两本应该更适合大部分人来做。

第四梯队(完全不推荐):

这两本完全不推荐,题目质量稀烂,出题人根本没用心。

模拟卷就到此为止,各位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根据难度来选择合适自己的。做的比较多没法每一本都展开来说,请各位谅解!另外要说的是每年这些模拟卷的题目难度可能有偏差,还是要以自己的年份为主。

除了模拟卷,我听别的小伙伴说这本的质量很高,我也在这段时间做完了:

我的感觉是,题目质量确实不错,更重要的是排版很舒服,推荐各位在强化阶段做。

6. 最后整理阶段(12月)

这段时间我做了这本:

这本书是分专题的,用来最后查缺补漏是极好的,但不推荐听课,有点浪费时间。另外,12月我把之前的错题都重新做了一遍,确实有些题做的时候还是会忘记,所以重复做错题真的是很有效的手段。前提是错题,把自己会的题反复做好几遍,只能感动自己而已,并没有什么意义。

五. 政治复习

1. 总体感知

政治绝对是内容量爆炸的一门学科了,我知道网上很多人说政治11、12月开始就行,但我个人推荐各位8月就开始准备。内容是真的多,我后期绝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在政治上了。

2. 2022试卷分析

今年的选择题是真的诡异,有点反押题的感觉,大题还好。政治是我唯一写到最后时刻的科目,手都写麻了。

3. 8-10月复习建议

我强烈建议大家去听徐涛老师的强化课,我个人是全部看完了,生动有趣又有很多干货,拯救了我无数个困得不行的下午。听课时用的资料是这本:

跟着徐涛老师在书上画知识点即可。另外,每看完一节课都要做对应章节的选择题:

这本值得多刷错题,题目很全。

4. 11-12月复习建议

首先建议各位*一个政治小册子,然后反复的看其中的内容。不用背,看三遍即可。我个人觉得最好的是这本:

做题方面,先要重做上述1000题中的错题,我自己是做了三遍。然后就是各种刷模拟卷,但请注意:刷模拟卷只刷选择题即可,包含以下几本:

不分先后,全部做完就行。毕竟政治选择题,做得越多,对知识点的掌握就越好。各位可能会注意到没有肖四,下面立刻就会说明。

到了大题部分,我个人背了肖老、徐涛、腿姐三份大题答案,上了三重保险,考场上基本文思泉涌,资料如下:

之前提到的小册子又出现了,因为其实这本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考纲要求的内容,也就是我前面建议读三遍的内容,而第二个部分就是大题的背诵。肖四的话,不光要做选择,大题的背诵也很重要,但最好不要直接背答案,可以去微信公众号或者b站,会有人整理好素材,背素材即可。从我个人来看的话,大题背诵优先度为:腿姐>肖老>徐涛。

另外,我还听了一节腿姐的技巧课,但个人实在是不喜欢腿姐的风格。她所谓的技巧也没有那么神,其实就是单纯默写+联系材料,注意一下就好。

六. 专业课学习

1. 总体感知

模式识别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废话)。虽然只有一本书,但也不可掉以轻心,对内容的理解比做题更加重要。

2. 学习过程

其实相对来说,模式识别反而不需要付出太多的时间,我个人是雷打不动每天两小时(周一至周五),80%的时间都用在看书上,另20%用来做题。我看的是模式识别第三版,考纲也要求的是第三版,但我还是建议大家看第四版:

这本内容会更全一些,并且很有可能之后考纲也会改为第四版。我有个自认为比较好的检验看书成果的方式:只看书的目录,能够完整复述每个小节的内容,并对每一页大概有什么内容心中有数,就是基本上吸收了。有很多23考研的小伙伴们问我需不需要看别的书来扩大知识面,我个人的看法是:不需要。我就是只看了第三版那一本,当然,如果各位觉得参考书中内容难以理解,需要额外看书帮助理解,或是时间很充裕,那我推荐以下两本:

西瓜书我是初试之后才开始看,感觉确实有助于理解,尤其是神经网络那里。统计学习方法我之前有看过一些,公式推导很多,也有助于从数学上进行理解。

至于模式识别的题目其实是个很玄学的问题,我个人觉得书吃透的话,不做题也完全可以。不管是推导还是计算,根据书中理论也完全可以做出来。当然,没有题肯定还是心中没底,这里建议大家可以去csdn搜索模式识别或者机器学习,找一些题来做,其目的并不是刷题,而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最后,我也从身边的小伙伴们了解到,其实有很多人看这本书是非常吃力的,很多东西像在看天书一样。我个人感觉可以先看几个星期,边看边查资料,如果还是不懂,那说明数学基础确实不够,建议放弃换其他学校,不要白白浪费时间。

七. 英语复习

1. 总体感知

我个人准备过托福和GRE,因此感觉考研英语就两个字:简单,基本不需要花费时间。但阅读方面,托福考察的是对文章逻辑的理解,而考研却很扣细节,因此如果有同样准备过托福和GRE的小伙伴应该会很不适应,这里推荐唐迟的阅读课,了解考研英语怎么考之后,基本就很轻松了。

2. 2022试卷分析

我的顺序是作文-阅读-新题型-翻译-完形,因为之前从来没有掐时间做过英语,所以考试的时候作文比我预想中多写了10分钟,就有点慌了...前面疯狂赶时间,最后发现答完还剩55min...总的来说考研英语一直都比较简单,但还是有一些模棱两可的题目的。不过个人感觉这些没法通过平时训练来拿分,也没必要把时间分配到英语上,考试的时候看运气就好。

3. 学习过程

英语的关键在于单词。虽然之前背过更高级的词汇,但以防万一,我还是每天拿出半小时背单词,用的是这本:

这本虽然单词没有那么全,但也够用了。如果需要更全一些的话,我记得有一个红色封面的单词书可能会更合适。背单词没有什么捷径,个人很不理解看视频背单词。我建议把任何一本单词书背四遍以上,并且要注重熟词僻义。举个例子,save大家都认识,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它还有“除了”的意思。

题目的话只做真题就可以,每天一篇阅读,到考试前足够做好几遍了。不过不需要做那么多遍,一篇阅读最多刷两遍即可,剩下的时间把完形、翻译每天做一点,都做了就ok,我用的书如下:

作文的话我看了刘晓艳老师的课程,虽然最后并没有用刘老师总结的内容,但还是积累了一些比较好的词语。作文最好还是不要用模版,自己想一些例子会比较好,大概11月左右自己看一看作文真题,总结一下即可。然而北京英语作文压分真的太离谱了,不做过多评价。

八. 总结

终于写完了,没想到写了这么久,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总的来说,取得442的成绩算是意料之外而情理之中(老欧亨利了)。一开始估分是450左右,但北京压分我算是见识到了,知足常乐吧。我给各位的建议就是:选择大于努力。不要轻易选择考某个学校某个专业,要结合自身背景来综合考虑,否则真的追悔莫及。最后,祝看到这里的各位都能顺利上岸!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安徽考研梯队学校排名 孩子考研究生,是一线城市非985、211学校,还是报三线...
wap地址: https://m.xueli.cn/newsdetail/154042.html

与“安徽考研梯队学校排名 孩子考研究生,是一线城市非985、211学校,还是报三线...”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