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职研究生 > 招生专业

南京考研学校梯队排名公布 考研有关于择校择专业的指导吗?

一:国内哪所高校的生物科学专业最好?

就这个问题,我们本专业的同学,室友们也讨论了不下于数次。
南京考研学校梯队排名公布 考研有关于择校择专业的指导吗?

到目前为止身为生物专业的我,知道的国内生物科学专业最好的学校: 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大,厦大,中山大学,东北林业等 ,这些我想大家也肯定听说过。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些院校里不是所有的生物科学方便的专业都很好,但是综合来说总体实力都是不容小觑的。

首先,我们就北京大学来说,北大是老牌的985院校,它的生物科学专业不仅是专业实力很强,它的科研经费也是可观的。 那么一个学校的专业要发展,首先要有高层次人才,而北大是众多学霸们选择的圣地,这就造就了好的专业基础。 另外北大是国家重点扶持院校,不但地理位置优越,而且领导关注度也是很高的。 综合起来来看,发展一个优势学科完全是不成问题的。

其次 就以上这些高校的共性来说,都是深厚扎实的基础。 都是某个省市的一流院校。其实要想某个学科发展好,重点扶持是很重要的。 近年来随着生物地位的提高,很多高校也重视起了该专业,很多以前不出名的学校的生物科学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和突破。 而且对于普通的我们来说,好的学校的生物科学不只是从单一方面来定义的,而还要从自身能力,发展上综合考虑。

所以不能仅凭排名就否定哪个学校,我们还是要在选择的基础上,实地了解才能知道,是否在我们心里,它值得被评为好的。

总之,我们常常听到的这几个高校的生物科学还是很优秀的。如果我有机会的话,也一定选择步入。

谢谢大家!

二:...想考研,但不知道哪些学校的哪些专业全国排名情况...


南京考研学校梯队排名公布 考研有关于择校择专业的指导吗?
各高校化学排名数据及部分实力数据 一.化学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教育部2007年公布 权威): 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 共8所。上述8所大学的化学学科代表了我国高校化学总体学科的最高实力。即说明,上述8所院校的化学总实力是最强的,考研选择时最好选择上述8所。 二.化学二级学科重点学科(教育部2007年公布 权威): 无机化学:中山大学 分析化学: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武汉大学湖南大学 有机化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郑州大学(筹) 物理化学:北京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山东大学 高分子化学:中山大学 再此,我说明一下,一级学科是重点学科的学校,不参与二级学科重点学科评选。即说明,上述几所学校的化学学科总体实力次于前8所学校,但上述几所学校的该二级学科实力较强,考研时如不能选择前述8所学校的话,最好选择上述几所学校的该二级学科重点学科。 三.二级学科重点学科(2002年版) 无机化学:北大,南大,吉林,中科大 分析化学:北大,南大,厦门,武汉,湖南 物理化学:北大,南大,复旦,中科大,厦门,福州 高分子 :北大,南大,复旦,南开,中山,吉林 说明一下,此版教育部未评选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此的二级学科重点学科代表了我国高校化学二级学科的最高实力。希望与上面07年的评选对照参考一下。如能考入上述院校的上述学科,对自己将来的科研前途势必大有帮助。 四.重点实验室(包括了中科院的,只统计国家重点实验室,没有统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科的实验室没有找全,供参考。院校名字和研究所名字我都用了简称,大家应该可以看懂) 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大 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筹) 吉林 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连化物所 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长春应化所 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筹) 过程所 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 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连化物所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应化所 北化所 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大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厦大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化工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南大 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福建物构所 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有机所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连理工 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吉大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西煤化所 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有机所 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化物所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筹) 吉大 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长春应化所 现代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 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开大学 五。05年获得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集体称号的化学类实验室 现代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大)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大) 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大)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厦大) 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有机所) 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化物所)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化学所、北京化学所) 说明一下,这几个实验室第四部分已有。在二十多个实验室中,这几个实验室的实力较强。 六。国家实验室及筹备中国家实验室(与化学学科接近的挑了出来) 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已建成) 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 北京大学+中科院化学所(已启动) 新能源----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 大连化物所 先进材料实验室(筹) 复旦大学 说明一下,国家实验室代表了一个领域中我国的最高科研实力,即使是筹备中的,也说名该学科很强。我把与化学接近的的挑了出来。找了很多,信息不好找,如有遗漏,请见谅。 七.06年教育部化学一级学科评估 单位 名次 得分 北京大学 1 95 南开大学 1 95 南京大学 3 95 复旦大学 4 8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 89 吉林大学 6 87 武汉大学 7 85 浙江大学 8 84 中山大学 8 84 厦门大学 10 83 说明:只列出了前10名,郑州大学为18名 八.武书连的化学研究生教育排名 1 北京大学 A+ 13 湖南大学 A 25 东北师范大学 A 2 吉林大学 A+ 14 清华大学 A 26 西北大学 A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5 山东大学 A 27 华南理工大学 A 4 浙江大学 A+ 16 福州大学 A 28 华中科技大学 A 5 南开大学 A+ 17 上海交通大学 A 29 西北师范大学 A 6 复旦大学 A+ 18 苏州大学 A 30 同济大学 A 7 南京大学 A+ 19 华东理工大学 A 31 河北大学 A 8 武汉大学 A+ 20 北京化工大学 A 32 天津大学 A 9 四川大学 A 21 北京师范大学 A 33 北京理工大学 A 10 兰州大学 A 22 大连理工大学 A 34 湘潭大学 A 11 厦门大学 A 23 郑州大学 A 35 陕西师范大学 A 12 中山大学 A 24 华东师范大学 A 说明:武书连的各类排名遭到各地的痛骂很多 九.2006年化学类高水平论文高校第一通讯单位统计 1.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 17篇 2.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 16篇 3.南开大学(Nankai University) 15篇 4.南京大学(Nanjing University)11篇 5.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 10篇 6.吉林大学(Jilin University) 10篇 7.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8篇 8.中山大学(Sun Yat Sen University) 4篇 8.中国科技大学(Univ Sci & Technol China) 4篇 10.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 4篇 11.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 Technol) 3篇 11.四川大学(Sichuan University) 3篇 11.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 3篇 14.华东理工大学(E China Univ Sci & Technol) 2篇i 14.兰州大学(Lanzhou University) 2篇 14.南京理工大学(Nanjing Univ Sci & Technol) 2篇 14.苏州大学(Suzhou University) 2篇 14.天津大学(Tianjin University) 2篇 19.东北师范大学(NE Normal University) 2篇 19.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 2篇 21.山东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 1篇 21.华南理工大学(S China Univ Technol) 1篇 21.中国药科大学(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1篇 21.汕头大学(Shantou Univ) 1篇 21.中国石油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1篇 21.东南大学 1 篇 十.2005-2006年化学类(IF>7)文章第一通讯单位统计(2005年1月1号-2006年7月23号) 说明:包括所有影响因子大于7化学类杂志,而不是有选择性的选取或忽略某些杂志,且只统计文章的第一通讯单位 1.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 28篇 2.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 23篇 3.南开大学(Nankai University) 19篇 3.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 19篇 5.南京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18篇 6.吉林大学(Jilin University) 15篇 7.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9篇 7.中山大学(Sun yat sen University) 9篇 7.中国科技大学(Univ Sci & Technol China) 9篇 7.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 9篇 11.东北师范大学(NE Normal University) 5篇 11.山东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 5篇 13.华东理工大学(E China Univ Sci & Technol) 4篇 13.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 4篇 13.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 4篇 16.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 Technol) 3篇 16.山西师范大学(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3篇 16.四川大学(Sichuan University) 3篇 16.苏州大学(Suzhou University) 3篇 20.兰州大学(Lanzhou University) 2篇 20.天津大学(Tianjin University) 2篇 20.华南理工大学(S China Univ Technol) 2篇 十一.大陆高校化学学科排名全面分析(某个牛人搞的,不知道是谁,不过讲的是很有道理的) 大陆高校化学学科排名全面分析: 1.北大 北大当之无愧在高校化学排名第一,各个方向都不错。(真的有那么强吗?怎么不见发science nature?) 2-5 复旦,南开,清华,南大 复旦,南开,清华,南大处于第二梯队,其中复旦上升速度非常快,光从这两年发表的论文高分子和物化都处在最前列。南开,南大都是传统化学强校,南开的有机,南大的无机都是强势学科,南开的无机上升很快Inorg.Chem.已经超过南大。清华也是强在物化,清华高水平的文章不少,但相对规模较小 科大化学因为内乱,IF>7的文章不多但整体实力还是挺强;吉大化学不如从前但整体实力还是不错,尤其是理论计算化学。(貌似吉大太大,什么鸟都有……老化学基地啊……倚老*老 厦大化学的年轻院士很多,文章却不是很多,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批评浙大高水平的文章不多,但IF>3的化学文章远多于厦大,而且高分子发展神速,仅次于复旦。 10.中山 应该是中山大学,不温不火。但中山大学是大陆化学学科明显的分界线,中山肯定不如前9所学校,而又比后面的学校强不少,后面学校唯一的特色是兰大的有机。 11-14 上海交大 山大 武大 兰大 上海交大不仅工科好医学也有了,理科文科都飞速发展,大概工科发展高分子比较容易,像浙大一样高分子不错。(可怜的兰大……唉) 山大IF>3的化学文章是非前十名学校里最多的,和厦大差不多,但好像没什么特色,CRYSTALLOGRAPHY还不错。 武大的理科一直没有起色,文科也越来越差,如果没有合并学校武大就变成3流了。理科除了生物外,就算分析化学还行。(whu有那么没落吗?真恐怖) 兰大化学出去的牛人太多了,几乎每个学校都有不少兰大毕业的,这点和吉大很像,有机很好。 15-17 华东理工 川大 北师大 华东理工 川大 北师大都一般化,华东理工的化工还是很强,北师大的化学不想数学和物理那么强。 重点学科预测: 高分子 复旦肯定没有问题,浙大科大南开属于第二梯队,然后上交大、北化工、南大、北大、吉大都不错,中山比较够呛,在广州华南理工和中山差不多。 北大应该是第一,其他的几个学校武大、复旦、南大、厦大都差不多,接下来湖大,然后南开的分析也有所起色(南开加油了xixi,何锡文小组的分子印记,严秀平的仪器分析很强啊,南开超分子化学超过东京大学,世界第四名了)。 南大以前是绝对第一,但现在南开可以与之一比高低,吉大也很强,接着是北大,再下来科大和苏州大学都有一定的竞争力,然后东北师大,山大,厦大都差不多。 有机化学 前三名优势明显,北大和南开并列第一,感觉北大稍强,第三兰大。接下来应该是浙大和清华,再次厦大和科大。 物理化学 物化牛校很多,因为物化是化学最容易发好文章的方向,处于 第一梯队的数量就很多:科大、北大、清华、吉大、南大,复旦也很好,浙大物化处于其下。 接下来南开厦大,厦大物化以前不错,但近几年很一般,感觉名大于实,姑且放在这一档次。 然后山大武大上海交大都不差,福大也还行,整个福建的物化还是不错的。大连理工、北化工也过得去。

三:经济学一直是热门专业,国内哪些大学的经济学比较厉...


南京考研学校梯队排名公布 考研有关于择校择专业的指导吗?

北大经济学院本科在读,这个问题必须来答一发。

要说国内哪所大学的经济学比较厉害,那必然是北大经院了。

经院可以说是跟北大具有同样悠久历史的院系。 1912年,严复就任国立北京大学首任校长时创立经济学门(系),这就是中国第一个经济学科的诞生地(更早则可以追溯至1902年京师大学堂设立的商学科)。1985年,北大经济系创建经济学院,成为1952年我国高校院系调整以后北京大学设立的第一个学院。

在思想上,在我加入经济学院第一天起,我就知道,“经世济民”是我们的责任 ,北大经院始终将培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国家栋梁作为首要使命。而我们在这种环境下成长成人,更是肩负重任。

在学习上,经院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 ,在本科期间共设六个系,分别是经济学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金融学系、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财政学系、资源、环境与产业经济学系,鼓励同学们跨学科选课,以拓宽知识面。同时对同学们的学习提供多种帮助。

当年答主在河南省排名前20,估计是垫底儿进的北大经院。总之,在经济学这么热门的情况下, 如果很感兴趣分数又够,非常推荐来北大经院~

总而言之,北大经院一定是不会后悔的选择!

四:考研院校比较热门院校排名?


南京考研学校梯队排名公布 考研有关于择校择专业的指导吗?
南昌大学/历史学 推荐这个专业的主要目的是给那些想考211院校,对专业要求不那么高的同学一些参考。 推荐理由: (1)复试线低。历年复试线均为国家线,2019年复试线是325分。 (2)招生人数多。2019年招生16人,最高分378分,最低分仅高出复试线3分,平均分在345左右,这个分数是不算高的。 (3)专业课书目少。初试专业课的课本是比较少的,并且重点比较明确,题目重复率也是比较高的。初试是两本参考书,复试只有一本参考书。 南昌大学这个专业不管是报录比、分数、调剂名额来看,基本上都是比较容易的那一档,基本上过国家线就可以了,但是相对来讲就业会差一些。但是更多的是平台优势,毕竟211院校,考上之后,其他的还可以后面再计划、再发展。 02福州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推荐理由: (1)重点学科,实力强。这个专业属于省特色重点学科,是福州大学经济学院下的管科专业,总体专业学科实力评估在B+,基本上可以与厦门大学媲美。 (2)录取分数低。19年的录取人数为47人,统招拟招24人,有一定的扩招,分数在360左右,录取最低分是347分,只比国家线高了2分,最高分在380分左右,总体来说分数不是特别高。18年统招录取37人,基本上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扩招,对于同学们来说选择这类院校,不仅名额上有一定的保障,分数上的要求也不是特别高。 (3)报录比低。福州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历年的报录比都在8:1左右,对于这类管理类专业不算特别高的报录比。这个专业的考试科目是数三、838管理学,学校官网会公布每年的参考书目,有利于学生备考。 这个专业是管理学与工学的交叉专业,福州大学是以工科为主的学校,他的工科是比较厉害的,但是它的管理学经管类专业相对也还不错,地理位置也还不错,所以性价比是比较不错的。 03北京科技大学/公共管理 它在211院校排名是比较靠前的,就业前景还不错。 推荐理由: (1)知名度高,地域好。北京科技大学作为北京的一所211学校,它的知名度、地区优势和以后的就业都是相对很不错的。 (2)就业好,不考数学。公共管理作为一个管理类的学科,以后从事的工作这些也是比较好的,而且它是一个不考数学的专业,适合很多数学基础不好的同学报考。 (3)录取分低。北京科技大学的公共管理,它的招收分数线在北京所有211中性价比是比较高的。一般只要超线5-6分就有机会进入复试,只要进复试就存在一个逆袭的机会,近几年拟录取名单中也有很多刚刚压线,或者只超了国家线几分的同学被录取。 (4)招生人数多。这个专业的招生人数也是相对比较多的,公共管理整个专业是招了20个人,同学可以考进去再选择你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一般学校的公共管理专业可能都是按照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这么来招生的,但是北科它是按照公共管理来招生,这就会出现有信息不对称这样的情况,所以说造成报录比可能相对来说没有那么高。如果同学不想考数学,这个学校的这个专业是比较推荐的。 04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 这个学校不在河北,在天津。它是一个211高校,就业前景还不错。 推荐理由: (1)可跨考。马原这个专业一直是比较推荐的,因为它很适合跨考,不管什么专业都能跨考。本科学马原的特别少,基本上都是跨考的,所以不用担心歧视存在。 (2)招生多,调剂容易。马原基本上每个学校都招,如果考不上,调剂也是很容易的。 (3)报录比低。大概招四十多个人,报录比可能就2-3:1。马原其实考985报录比也不会高于6:1,不过现在985马原的竞争也很激烈了。这个专业近几年比较火,所以这种偏工科性或者偏财经的院校都是比较好考的,马原这个专业考虑就业的话考师范类院校比较多,像河北工业大学考得比较少。 (4)就业好。这个专业的就业相对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如果考这个专业,出来之后在北方发展肯定是没问题的,推荐这个学校的原因也是因为它考得简单。 (5)参考书目少。这个专业它的参考书目比较少,考点的重复率很高,每年就考那些东西,所以这个学校就比较适合那种只是想读个研,或者本科比较差,想稳一点考个211,那么就可以考虑这个学校,性价比是比较不错的。 05首都经贸大学/资产评估 专业在全国大概四十多个研招机构在招生。在北京除了首都经贸还有人大、北交、央财,都是比较难的学校,所以在整体的考研情况中,首都经贸算是性价比较高的院校了。 推荐理由: (1)招生人数多。资产评估这个专业的招生人数算多的了,这两年大概招五十多个,不接收调剂。 (2)复试淘汰率低。录取的基本上都是一志愿,复试刷人很少,复试比大概1:1.2,导师不刁难。 (3)就业好、地理位置好。在北京地区,就业是比较好的,属于“三热”,经管类加地理位置再加学科实力都是非常不错的。如果同学想在北京、天津等地区就业的话这个学校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甚至比很多地区的211都要吃得开一些。 补充一点就是,类似于资产评估、税务硕士这样的专业招生的硕士点比较少,同学可以选择的空间就会变少。如果同学想选择空间多一点,可以选择经济类的国际商务,硕士点招生要比资产评估多一些,但是国际商务的考研难度比资产评估要难一些。 06华南理工大学/翻译硕士 推荐理由: 报录比低。华南理工的翻硕专业报录比是比较低的,去年总共是169个人报名,录取了30人,报录比5-6:1,广外的翻硕报录比是15:1以上,中山大学翻硕的报录比在12:1左右,所以报录比是比较低的。 专业课简单。专业课是比较简单的,华南理工翻硕英语的阅读理解大概只有六级的难度,甚至达不到专四的难度。华南理工翻硕去年的最低分是363分,平均分大概是380分左右。 招生人数多。这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在理工科类招生人数算是比较多的,去年总共招了38人,推免8人。 就业好。华南理工是985学校,学校名气还不错,选择的范围也更广一些。 复试比较公平。华南理工的复试是比较公平的,它的复试是以小组模式来进行的,导师提问然后小组成员进行抢答,谁的口语表达更好、逻辑思维更清晰,就可以得到老师的青睐。要注意的是它面试是全英文进行,所以在备考的时候要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跟随机应变能力。 因为很多同学不知道华南理工有这个专业,所以报考的人数不是很多,比较推荐报考。 07上海师范大学/英语笔译 推荐理由: 地区好、就业好。翻硕这个专业对应的学校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语言类,招得多、报得多、专业课难;师范类,招得少、报得多、专业课简单、就业好;综合类,招得少、报得少,专业课简单,考研相对比较容易,但就业不如前两者。 上海师范大学算是一个居中档次的学校,上海师范大学不是九大师范校,但是它是一个热门地区的师范类学校,位于九大师范校下面的一个梯队。就业的话,其实还要比一些偏远地区的211师范院校好一些。这个学校真的是在上海地区除了热门院校外就业算很好的了,另外学校还直接提供实习机会。 报录比较低、招生多。在上海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考翻硕的性价比是很高的,并且这个学校相对好考一些,报录比也就在5-6:1这个样子。2018年招了66个人,报录比5:1;2019年扩招了10个,招了76个人,报录比也是稳定在5-6:1这样子。 不接收调剂。像有些热门地区的学校就等着一些名校的学生去调剂到他们学校,但是上海师范大学是明确说明不接收调剂的。学校单独划了线。只要进入了复试,基本上问题不大。 专业课分给得高。所以你不要先看它的分数觉得很高你肯定考不上,其实这个学校整体来说所有的学生分数都普遍偏高的。所以即使考不进这个学校,过了国家线也有更多的机会去调剂。 08河海大学/翻译硕士 首先从江苏地区的三个学校给大家做一个对比吧,分别是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苏州大学。 像南京师范大学,本来它的翻硕也是可以考的,但是从18年开始它的招生人数产生了一个急剧的缩招,并且复试比也达到了2:1,19年也是招接近40个人,但是复试放了80个人进去。 另外南京师范大学和苏州大学一样,它的报录比都是在15:1左右。复试分数线这一块儿的话,南京师范大学是380左右,苏州大学稍微低一点点,375分以上,但相对于河海大学而言都是更难的。 推荐理由: 招生多、录取分低。河海大学19年全日制录了36个翻译硕士的同学,翻硕的国家线是355,河海大学翻译硕士最低录取分是358,从拟录取名单来看,基本上是360、370左右的居多。一般一本院校的翻译硕士都是在380以上。 报录比较低。报录比大概在6-8:1左右,这个报录比在文学中来说真的很低了。因为理工科专业报录比达到8:1说明考研难度是很高的,但是对于文学来讲,10:1是标配。 09陕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 教育学考研最主要就是两大类学校,一个是师范类,一个就是综合类。师范类院校的特点是考研难、招生多、专业课难、就业好,综合类院校一般是招生少、考研容易、报考少。 推荐理由: 招生人数逐年增加。虽然这个专业是学硕,但是招生人数在逐年增加。 录取分较低。在整个教育学专业当中,学前教育学的分数线相对来说低一些,它19年录取的最低分是337分,整个录取的平均分在350左右。 陕西师范大学这个学科教研质量是非常好的,另外陕师是一所双一流高校,以后的就业是非常不错的。 九大重点师范类高校,由于地域等原因,可能陕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考研会相对容易一些,当然容易也只能是相对的,毕竟是9大重点类师范院校,它的教育学、心理学、文学都是强势专业。 专业课主要是考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10暨南大学/国际商务 大家普遍认为国际商务这个专业是经济学下面的一个专硕,但是像暨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它的国际商务在管理学下面也有招生。比如说暨南大学的国际商务就是在管理学下有两个学院进行招生,一个是管理学院,一个是国际商学院。 推荐理由: 学科实力强。暨南大学的整体实力在华南地区是非常强的,经济学方面也是其优势学科,出来就业肯定没太大问题。 报录比较低。像暨南大学会计学报录比在30:1以上,企业管理报录比40:1以上,但国商学院的国际商务报录比只有不到2:1。最主要的原因是国际商务招生学院有多个,很多同学不知道国际商学院也开设这一专业。 复试线较低。暨南大学这个专业的复试线相对于比较热门的会计学、企业管理,基本上每年的复试线都要低20分左右。另外国商学院这一专业的复试基本上是过线就录,不同于会计和企业管理,尽管过线了,到时候复试也要淘汰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人。 专业课相对比较简单。专业课主要考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和罗宾斯的管理学,范围比较广但是整体难度不是很大。专业课需要注意的地方是题量会比较大,不仅有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还有论述和案例分析,其中案例分析每年考生的得分率是比较低的。 招生人数适中。招生人数不算多也不算少,每年在6个左右,比如19年的话报考人数也只有8个。 补充一点就是,暨南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郑州大学这几所211,如果你对这个学校某一专业没有特别了解的话,尽量不要报考,一不小心就踩雷了。像暨南大学的企业管理40:1,会计学30:1,比北大的报录比还要高。 11贵州大学/公共管理硕士 在贵州地区,贵州大学是唯一一所211院校,占地区优势。 分数线遵循国家线B类分数线。 招生人数多。2019考研全日制拟招生人数60人,非全日制招生155人。 之前公共管理是属于经济学院,直到2014年公共管理学院正式成立,公共管理归属于公共管理学院。其实公共管理不属于贵州大学历史悠久的老牌专业,然而能够独立出来成立新学院何尝不是对专业学术水平认可呢!

五:考研有关于择校择专业的指导吗?

考研疼择校向来是一个让考生头的大事儿。对于一些成绩突出的同学,首选自然是顶级名校的“王牌”专业,而对于剩余大部分考生来说,选择哪所考研院校着实是让人纠结的难题。

如果选择恰当,即使成绩不太理想依然有机会进入梦想殿堂,而选择失误,就会与理想院校擦肩而过。考生在择校环节一定要谨慎考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考研择校的内容,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

一、关于考研,听听大家怎么说

1、考研让我弥补高考的遗憾

“考研,是第二次高考。我从高中起就想去人大读书,高考没有发挥好,只能读个省内普通二本,大学四年我都很努力的学习,为的就是能考上人大的研究生。”――李同学

2、就业现实问题

“投了两个月简历之后,我决定考一个名校研究生。这个社会太现实了,如果有985、211的学生来应聘,就绝对不会要我这种普通院校的毕业生。考研真的是无奈的选择。”――张同学

3、从众随流心理

“宿舍的人都考研,而且都选很好的学校,最差也是211。我如果只考个普通院校就会显得逊色很多,感觉很没面子,低人一等,都不好意思和他们一起复习,有压力。”――郑同学

4、名校头衔价值更大

“我们班好几个同学,连本校保研都放弃了,就是为了考北京的名校。我也受到他们的感染,觉得不考个名校,考研就没有意义,读研出来也没有很大价值。”――杨同学

二、关于名校

1、名校的优势

首先,名校自身的软硬件条件都很优秀,师资队伍、科研条件、就业前景等因素都吸引着大批学生报考。其次,高校研究生扩招导致普通研究生毕业就业竞争力降低。再加上社会对名校的优先认可等各种原因,使得如今许多大学生对考研有种很强烈的“名校情结”,名校考研甚至已经成为考研的一种“潜”趋势。于是,考研呈现“扎堆儿”考名校的现象。而且就目前来看,尽管近年考研热度有所下降,但这种“名校热”依然还在持续。

名校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

无论在软件方面还是硬件方面,名校的资源都是一些普通高校无法企及的。比如清华、北大、人大每隔两三天就会举办一场学术讲座,最多的时候会出现一天多场讲座的情况。除此之外,名校还会提供给学生更多学术交流、科研实践的机会,相对而言普通院校这种机会较少。

名校的学术资源、人脉资源是普通院校无法比拟的

不少人认为,如果在名校读研,能师从一位学术界的“大牛”导师,那么今后的学术研究,甚至毕业后的工作都可能会一帆风顺。即使是自己找工作,也可以选择较高的发展平台,如有些名企招聘人才时会明确提出只招985和211院校毕业生,那么你就可以轻松越过这一关卡。

2、名校未必十全十美

名校也有弱势学科

并不是名牌大学的所有专业都是最好的。在一些综合性的知名大学中,有些非传统、非强势的专业是随着学校的发展和招生规模的扩大而增设的。这些新增设的专业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方面不一定强过普通院校,不少普通院校的某些专业是优势学科,在该学科领域中占有很高位置。

名校同样存在就业竞争压力

就业,应该是学生最为关注的,而名校的就业率并非100%。知名企业在招聘人才时,虽然设置了985和211院校的招聘关卡,但他们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事实上,并不是每个名牌院校毕业的学生都具备充分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自身的能力也很重要。

名校并非所有人都适合

在选择专业和院校之前,考生一定要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做客观地分析,理性评判自己的学习能力,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切忌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己,也不要因为贪图名校带来的“荣耀”而盲目“追热”。全面认识名校,客观评价自己,同学们会发现提升自身内在的含金量,远远高于名校赋予的光环!

三、必须关注的六项数据

1、招生人数

这条信息一般在招生院校公布的专业目录里面有说明。一般是指出每个专业招多少人,还有部分专业仅仅显示这个院系今年一共招多少人。对于后者,同学们在报考时一定要打听清楚你所报考的专业的具体招生人数。招生名额很多,当然成功的希望大。否则,就很危险。特别是热门专业,如果不知道具体招生人数,很可能从报名的那一刻起已经注定失败。还要注意,为了保险起见,同学们不能仅看今年的数据,最好能查看去年的数据。因为有的院校某些专业,每年招生情况变化比较大。所以,这一点也要搞清楚。

2、报考人数

从这一关键信息可以看出,你的竞争对手到底有多少。这对报考选择至关重要。当然,这一数据只能看到前几年的,但是足够我们大致判断出当年的报考情况。有的高校特别是名校热门专业报考人数非常多,有的连着好几年都过千。像这样的专业,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建议大家不要选择。

3、录取人数

这一数据也非常重要。通过这个我们能得知这个专业去年到底录取多少人,再结合去年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名额,可以判断出该专业去年的招生录取情况。有一点要注意,有些高校个别专业实际录取人数多于招生人数,这是因为该专业当年生源质量很好,所以学校适当扩招。还有就是,最终录取人数大于报考人数,是因为该专业报考人数不足,有调剂生进来。这一小小的变化可能就是某些同学的救命稻草。

4、报录比

录取人数除以报考人数就是该专业报录比。这一数据直接反映出某专业的火爆程度。有很多名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达到10:1,甚至20:1,还有更高的。例如,人大经济学院和财政金融学院,2014年金融学专业(学硕)报考人数2009,最终录取265人,其中推免生143。金融专硕报考989人,最终录取148人,其中推免生34人。这就是名校热门专业的真实考情。竞争如此激烈,没有实力如何应对!

5、推免人数

这一关键数据,之所以强调这个数据的重要性,是因为很多名校热门专业每年的推免名额很多,占了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甚至更多。于是,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就很少,考研竞争更加剧烈。2014年人大金融学硕推免占录取人数的53.96%,金融专硕推免生占25.7%。

2018考研的同学还必须清楚当年到底有多少人通过推免。这一数据现在各招生单位研招办、相关院系网站上应该都有公布。同学们在报考之前,必须搞清楚自己报考专业的推免人数。特别是非名校不考的同学更要注意。如若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太少,在10月底正式报名结束之前,同学们还可以修改报名信息。否则一旦报考这种火拼专业,考研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

6、复试分数线

一般在每年四月,待国家线公布以后,各招生单位开始根据国家线划定本校的复试分数线。除了早在三月份就已自主划线的34所高校之外,大部分高校大部分专业的分数线一般都是国家线。事情虽然看着很简单,但是其中有个问题非常重要,那就是部分专业的实际分数线远比国家线高得多。上一年录取最低分数线也比国家线高不少。对于这样的专业,同学们心里必须清楚真正的分数线。

2018年考研,同学们只需搞清楚以上所列出的六大关键数据,再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心中即会有确信的答案。通过研究这些数据,才能从一开始就避免战略性失误,也才能更清楚自己的目标,也才能更有信心更加坚定地实现读研梦想!

四、多角度考虑,选择目标院校

1、院校的文化、资源

一个学校的文化氛围和学术氛围往往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气质和发展。就像清华被誉为理工的天地,而北大是文综的圣殿一样,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质,个人的文化素养。同时学校的图书资源,研究资源,导师资源等也同样重要。导师的选择也很重要,找对导师求学才更省力。导师的重要性不在于学术本身,而在于他能为考生的学术之路提供大量的帮助。

2、院校选择符合考研目标

考生在考研中一般会存在这样的心态:一种是必须考上好专业好学校的;另外一种是只要能考上就行的。前者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和未来的发展需要,而后者则要更加注意权衡选择,尽量增加成功的概率。所以考生必须首先明确自己要什么,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然后再根据各招生单位提供的有效信息来进行综合比较,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学校。

3、切合个人实际情况

考研不容易,读研的机会成本很高,一定要选一个能够实现个人抱负的大学,这样备考有动力,读研也有*。理想的目标院校应该是建立在个人能力与个人抱负的交叉点上。所以建议大家对于考研目标院校的选择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确保有机会考上,可以根据自身条件结合预报学校、城市的客观现实冷静剖析,全方位考虑,争取做出最理想、最理性的选择。

4、调剂机会

考研是可以调剂的。它可以在同一专业的不同学校之间进行调剂,也可以在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之间调剂,还可以跨院校跨专业调剂。因此,对考研来说,调剂是一个潜在的读研机会。报考热门院校冷门专业,在同一专业之内,可以获得更多的调剂到非热门院校的机会,甚至也会有调剂到冷门院校热门专业的机会。此外,冷门院校热门专业的调剂机会相对较少。

5、科研院所,你不知道的优势

第一,与一般高校相比,科研院所的录取率高,录取程序也更公正。第二,科研院所的培养侧重实践,实践经验更易提高。与一般高校的培养模式相比,科研院所更加侧重实践操作。第三,研究生待遇高。由于科研院所培养学生的经费大多是来自于所承接的项目,所以学生在读研期间相当于“半工半读”,除了获得一些生活补贴之外,导师额外还会有许多补贴。

6、就业前景

北上广等大城市人才就业竞争激烈,越来越多的公司更加看重工作经验,刚毕业的硕士生直接就业的难度较大。而正在发展中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却少有人问津,这种反差也是造成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所以考生应该摆正心态,在就业上理性选择,可以把目光放在一些中小城市,硕士学历在那里会受重视,同样机会就多,成功的几率也大。

五、结语

在选择目标院校的时候,我们主张根据所学专业的特点以及自身的兴趣爱好、学习情况来选择,而不是为了某些外在的、非理性的因素。考研不易,考名校更不易,在如此重要的人生抉择面前,建议大家理性选择,既不盲目自大,制定不切实际的目标,亦不妄自菲薄,与理想失之交臂。青春年华之所以绚烂,正是建立在奋斗的基础之上,祝大家目标明确、马到功成!

关注金程南京考研官方微博:金程考研南京考研QQ群: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南京考研学校梯队排名公布 考研有关于择校择专业的指导吗?
wap地址: https://m.xueli.cn/newsdetail/148641.html

与“南京考研学校梯队排名公布 考研有关于择校择专业的指导吗?”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