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职研究生 > 招生专业

工科考研双非学校排名 考研双非院校有必要考吗

一:考研,最难考的双非院校,难度不输985,你知道是哪些院...

考研,最难考的双非院校,难度不输985,你知道是哪些院校吗?

最近观察到很多同学们还没进到备考情况,有的人乃至还逗留在入学环节!迫不得已提示大伙儿一句:“考研一年比一年卷了!”从上年457万的报考人数就能看得出考研形势不太开朗,竞争也愈发猛烈!还没明确总体目标学校的同学们,确实不可以再拖了!今日给大家梳理了几家难度系数不输985、211的双非院校,期待大伙儿该避雷的避雷,想再次卷的再加把劲儿!
工科考研双非学校排名 考研双非院校有必要考吗

深圳大学

依据2020年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报考数据来看,“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人数占13.9%,这一比例比2019年的9.6%提升许多。21考研学员意见反馈称,深圳大学扩张了文化教育、法硕、新闻报道的招收规模,以便服务社会;绝大多数专业务必考英语一&数学一,考研复试阶段重视专业环境和工作能力规定。

伴随着考研热的持续提温,报名人数从21年贴近2万到22年接近3万,竞争确实很猛烈!且对比于前两年,2022年一部分专业的录取分数达到400+!社会心理学413分、戏剧与影视学404分、幼儿教育391分、应用统计学384分、新闻传播学387分...

北京语言大学

专业整体实力、专业资源没得说,想不张扬都不好,由于实力不允许!考研报录比最近几年约在6:1上下,北语22考研录取分数稍高,且优点录取分数直追400分。且因为专业的特殊性,北语的考试真题相对来说较为难。

首都师范大学

据调查,首师大21年报名人数达13551人,学硕4615人,专业硕士8936人。在其中,报考教师教育学院的人最多,达2628人;次之是心理状态学校1618人,文学院1257人。热门行业相对性竞争都稍大,提议自身专业基础非常强的同学们报考。基础相对性弱的同学们提议挑选报考偏小众的专业。

华东政法大学

近些年,华东政法大学报名人数加倍速提高。11年报考人数3892人,录取名额1068人;18年报考人数已达10907人,录取名额1750人。从往年报名人数和录取分数线来看,法学学硕、民商法、规律、诉讼法、知识产权法等全是非常火热的专业。以22年录取分数为例子,华政大部分录取分数也在持续增涨:

社会法学(0301Z4)397分、刑法学(030104)396分、刑事司法学(0301Z5)382分、传媒法制(0301Z7)382分、金融(025100)390分,在已发布的22考研录取情况中,远远望去几乎全是400+的大神:

总而言之,法学热门行业招收多,考研报录比适度,强烈推荐基础好的同学们报考。经管类专业基本上全是研究生国家线成绩,而优点学科例如法律专业全是超国家线几十分的。22考研学员意见反馈称,刑法和民商大约是华政最卷的2个专业,考研报录比令人震惊。报的人尤其多,竞争十分猛烈,一直以来全是神仙打架。

燕山大学

近些年,理工科类学员报名人数比较多。一志愿填报报考压力较小,调济神仙打架,燕大的题型难度系数也适度。可是2022年年燕山大学考研报名人数超出8321人,比去年提高15%。

依据中国教育在线公布的《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燕山大学推免增长幅度显著,2022年推免总数为531人,较2021年提升75人,年增长率为16.45%。据21、22考研学员意见反馈称,贵校调济也很好,不岐视大学本科,只看工作能力水准。性价比高非常高,合适理工科类考生报考。

东北财经大学

近些年招调剂生,尤其是金融专硕招生数十分多,但竞争激烈,规定高。并且报考东财的人数也在持续提升,专业课程难度系数也是有提高,优秀率不高。

扬州大学

22年绝大多数专业拟录取情况中,成绩都需要在380+以上:较受欢迎的学校有:文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商学院等,竞争非常猛烈。据22考研学员意见反馈称,实际上考扬州大学总劝也难,说不会太难也不难。

难的因素是伴随着扬州大学这一“宝藏”学校被发觉,愈来愈多的人报考,竞争压力逐渐提升。不会太难的点取决于扬大的复试线是按照研究生国家线来的,只需过去了研究生国家线就可以进考研复试,考入的可能更高。

上海理工大学

尽管是双非院校,有一些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却实现了211学校的水准。较为火热的专业有光学工程、能源动力类及工程热物理、管理学与工程项目。

南方科技大学

南科大整体实力不比985高校差,全职的工程院院士就会有12人,并且该学校也会接受少许的出色考研调剂生。贵校更偏重于学术研究型优秀人才,假如喜爱学术研究,挑选南科大准没有错。

浙江师范大学

贵校在浙江省认同度也是蛮高的,一部分省内校学生会挑选舍弃出省读211的机遇,挑选读本省的双非,再加上所在位置非常好,贵校也是很多考研人的入学最先。22考研学员意见反馈称,相对性非常公平公正,所在位置一般,但在浙江省内接受程度高。

安徽师范大学

贵校在安徽乃至长江三角洲认同度也是蛮高的,虽是双非却与许多985/211学校并称,在本省院校排名中也很靠前。安师大位于在安徽芜湖(合肥、南京都市圈核心大城市),虽然不是省会城市,但因距南京也较为近,很多学员都是挑选舍弃出省读211而读本省的双非,也是很多安徽人及其外省二本院校学员的方向学校。

上边这种双非院校尽管难考,但不意味着不可以选,仅仅我们在入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本身整体实力。

二:机械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工科考研双非学校排名 考研双非院校有必要考吗

机械考研学校如下表,下表是教育部 第四轮学科评估 中机械工程专业的评估结果(前30%),标黄为原 985院校 ,标绿为原 211院校 ,没有标颜色为所谓的“双非”院校。

从上图可以看出: 第一,各校机械专业的水平和学校整体的综合水平大体相当 所以对于机械专业的志愿填报来说,遵循的大原则就是尽量填报高档次的院校。这里强调的是,对于机械专业来说,相对于地域、城市、专业实力等方面的考量,还是学校档次优先。 第二,偏重理工科院校的机械类专业排名明显高于综合院校,前10%基本没有综合院校的位置。 这反映了机械类专业的强工科属性,在工科传统深厚的学校,机械类专业是不会差的。拿着高分去选综合985的机械专业,并无必要。

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这些学校,机械工程不属于他们的强势专业。当然,如果对专业没有很强的执念,只是希望进入一个综合实力强的学校,接受专业调剂的话,也可以填报。 第三,如果分数没有那么高,选择专业实力不错(A-档的985或B+档的211)、收分又没那么高院校性价比比较高。 比如 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 ,属于985,机械专业排名在5%~10%,尽管地处中西部,但都是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城市发展水平不错,综合考量是不错的选择。 而对比起来,同一分数段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尽管机械工程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但属于211,南京的城市背景加持也不如北上明显,所以如果不是对航天特别执着的话,性价比则不如前述的学校高。 综合起来就是,如果想填报机械类专业,根据自己的分数尽量填报档次较高的工科院校即可,学校所在的地域、城市级别都是可以做出一定的让步的。

三:大学院校中的“双非”指的是什么?


工科考研双非学校排名 考研双非院校有必要考吗

来源:燃次元

2022年,毕业生求职有多卷?

《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其中硕士、本科、大专的毕业生签约率分别为20.6%、15.3%、14.7%。

在这1000万的高校毕业生中,近9成为“双非”毕业生。(“双非”原指既非“985”也非“211”的高校,在首批国家“双一流”高校名单公布后,一般也指非世界一流大学、非一流学科高校建设学科)于是,这些“双非”毕业生在求职之路上面临的压力,则是卷上加卷。

竞争者方面,“双非”毕业生们前有“985”、“211”的夹击,后有海外顶尖学府毕业生的追赶,可谓“腹背受敌”。

山东某“双非”本科应届生小唐告诉燃财经,“上个月我在北京一个70人左右的初创公司面试,老板是清华的,HR是北京理工大学的,面试我的组长则是纽约留学回来的。据说公司技术组做测试的有清华的,有硅谷留学回来的。面试的时候我脑子都是混的,甚至开始‘怀疑人生’地想,北京求职都卷到这个地步了嘛?”

竞争不占优势的背后,是招聘环境的愈加“恶劣”。

今年以来,互联网大厂对外开放的岗位缩减。疫情反复之下,民营中小企业也不敢大肆扩招,甚至部分国企也在缩紧应届生的招聘名额。

北京某医药国企的HR负责人告诉燃财经,“我们公司今年大幅度缩减了招聘的headcount,部门发过来的招聘需求,大多需要三年左右的工作经验,接受应届生的岗位少之又少。现在公司对于人才培养的成本非常看重。”

位于沈阳的独立创业者张先生则告诉燃财经,今年公司大幅缩减了招聘应届生的数量。“像我们这种腰部企业,是‘双非’应届生最喜欢的。我们门槛相对低,但是在行业里也小有名气,进来工作个一两年,既可以刷工作经验,又可以积累圈内人脉,是个不错的跳板。”

资深HR郭晶晶告诉燃财经,“虽然985、211、TOP100海外学校这些很少会是公司的硬性条件,但是高校背景肯定是人事选择人力的一个重要考量指标。以前,应届生的headcount给的多,一些实习经验丰富、面试表现突出的‘双非’毕业生也会有收到知名企业的offer。但这两年,尤其是今年,整体招聘局势不景气,很多HR一看学校不是知名院校,连候选人的简历都不会读下去。”

山东的小李就是众多被“略过“简历的“双非”毕业生之一。两年前,因听从家里人的安排,小李休学入伍。原本家里人的计划是,希望小李退伍回来完成学业,然后在老家找一个体制内的工作。

但年轻的小李更向往“外面”的世界。“我今年就要毕业了,因为实在不想待在老家,便开始疯狂投简历。目前我已经在某招聘App上投了600多份简历,但一个面试都没有收到。”石沉大海之后,小李准备全力考研。“可能对于‘双非’本科生来说,不考研就真的等于‘失业’吧。”

同是应届生的杨凡也有这样的苦恼,不过不同的是,杨凡已经完成了研究生学业,只是研究生的院校也是一个“双非”学校,而致力于去上市金融企业做研究员的杨凡则在求职中屡屡碰壁。

“碰壁”的还有海外非一流大学毕业的研究生阿俊。今年回国的阿俊,给自己设立的求职初始目标为金融行业。但在屡试屡败并不断降低要求与妥协的过程中,阿俊明白,“非世界一流大学的留学生,哪里还能被称为‘海归’。”

然而,身为“双非”毕业生,面试的压力和困难固然存在,但这并不代表名气企业和热门岗位就与他们无关。

同为“双非”毕业生的曾静就靠着自己的努力进入大厂,并在大厂中一路“打拼”,在职业生涯不断上升的同时,总结出了一套职场“生存手册”。

眼高手低“海归派”

国内求职半年未果

阿俊 2021年毕业

2014年,阿俊考入了天津一所“双非”大学,但无论是专业还是学校他自己都不太满意。学校一般,专业冷门,还未进入大学校园的阿俊就已经开始焦虑很难在毕业后找到满意的工作。

几乎同时,阿俊观察到了留学归国生享受到的“红利”。“2014年左右,有一批出国留学的90后陆续回国。那个时候国内企业和海外留学之间的信息差比较大,留学生很容易吃到’红利‘。”

阿俊告诉燃财经,记忆中,彼时,一些非知名院校的留学生都比国内重点大学的学生更好找工作。再加上看到了父母朋友的儿女留学回来轻松就能进上市公司后,阿俊坦白道,“我当时就认定海外求学会是我学历‘翻身’的好机会,所以几乎在大学报道的同时,我就开始为留学做准备。”

阿俊花了大概半年的时间来刷托福成绩。但基于英语底子太薄又很着急出去,并没有刷出很高的成绩,最终只能选择加州的一所州立大学。尽管学校排名不是很靠前,但当时阿俊坚信留学生肯定会比国内一般的学校吃香,还是满怀信心地出发了。

2015年8月,进入加州州立大学的阿俊改修了金融分析来完成四年的大学生活。“当时我认为金融是最热门、最容易就业,也是收入最高的专业之一。”

2020年夏天,本科毕业的阿俊计划继续深造。但因为本科院校的排名一般,再加上自身成绩也没有很突出,阿俊在研究生的院校选择上并没有太多的选项。最终,也只能进入了一家不太靠前的学校开始了研究生的生活。

阿俊表示,本科毕业后也有考虑直接进入职场,但金融行业不论是甲方(比如证券公司)还是乙方(比如咨询公司)对学历的要求都很高,便果断打消了立即工作的念头。

今年年初,拿到美国佩斯大学金融分析专业硕士毕业证书的阿俊回国后,正式开始了求职之路。只不过这条路和阿俊想的截然不同。

“我回国后并没有很了解国内的就业环境,再加上又对‘海归’有着莫名的自信,所以在找工作的时候,抱了很高的期待。如,只想进上市的金融公司或者大型央企、国企的投资部等;希望能够享受落户政策,在北京拿到户口。”

实际上,阿俊2021年秋天便开始求职。“毕业前几个月我就开始在目标公司的官网上寻找职位并且投递简历。”阿俊告诉燃财经,尽管当时都没有得到回复,但因为觉得离毕业还有一段时间,又是断断续续的在投简历,就没有太当回事儿。

然而,事与愿违。

到了今年3月份,仍然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阿俊开始着急,并逐渐了解了国内残酷的就业市场。“因海外留学不能合法打工的关系,我只有在一个学期课程的要求下,有过非常短暂的实习经验。”阿俊如实表示,而在国内完成学业的同龄人,基本都会从大三甚至大二就开始在大厂、国企等公司实习,优势很大。

认清现实后,阿俊开始降低自己的就业标准,在把落户从必要条件中摘除的同时,开始了“海投”策略。除此之外,阿俊还找了一些工作在北京互联网大厂的朋友帮忙内推。

终于,阿俊收到了他的第一份面试通知,一家规模很大的投资公司。然而,经过两轮面试的阿俊被公司告知落选了。进一步追问原因后,对方直言“资历不符”。

这样充满希望却又极度失望的经历阿俊经历了十几次。阿俊粗略统计,他投出了近千份的简历,共收到了6次头部投资公司的面试邀约,还有十余次小公司的邀请,但最终都没有谈拢。没有谈拢的原因除了客观的“学历不符”,还有阿俊主观意识的“眼高手低”。

“小公司我看不上,大公司看不上我。”阿俊苦笑道。

在与前辈们交流后,阿俊才恍然大悟,目前国内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以及国内对海外信息逐渐缩小的信息差,让非一流大学的“海归派”优势全无。换言之,还不如那些在国内狂刷经验值和积累人脉的同龄人。

如今,归国半年的阿俊依旧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 但他对未来充满信息与追求,并坚持要从事金融行业相关工作。

“就当我早一点经受了社会的毒打吧。”对于这一段找工作的经历,阿俊直言,“如果本科的时候,我没有侥幸地认为只要留学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如果我能再多花一些时间选一个更好的院校,或者是在四年的时间里修得更高的学分,那我现在的选择也许能更多一些。”

双非硕士进明星企业

难于上青天

杨凡 2022年应届生

和阿俊一样同为“双非”应届生的还有杨凡。但与阿俊不同,杨凡是典型的国内“双非”大学毕业的硕士。尽管杨凡在校期间原意多花一些时间在修更高的学分与积累更丰富的实践经历上,可面对热门的岗位,杨凡还是没有“成功上岸”。

“本来提升学历是为了进大厂或者明星企业,但现在发现,企业宁愿招985的本科生,也不要一个‘双非’硕士。”作为2022年应届硕士毕业生,杨凡向燃财经表示,今年的求职之路远比预期的难很多。

燃财经了解到,大学修的是医药研发的杨凡,一直想进大型投资公司,从事医药投资研究员的相关工作。而大学期间,杨凡就早已关注到,无论是阿里健康等互联网大厂,还是大型投资企业,研究生已成为了基本要求。

为了能够走上自己规划的职业生涯,2019年杨凡考取了某双非学校的医药学研究生。“我不是没有想过修一个名校的研究生,但基于经济和个人能力等多方面的压力,最终还是选择了‘退而求其次’的双非院校。”

杨凡告诉燃财经,因为知道起点较低,便在研究生期间疯狂“补课”。“我在研一的时候就一次性考过了证券从业资格证和基金从业资格证,并阅读了大量医药投资圈的书籍和研报,不断提升自己对行业的认知和了解。”

当然,杨凡的努力不止停留在理论层面。燃财经了解到,杨凡从研三开始关注学校官网发布的校园招聘相关信息,之后又会从各大招聘App上搜索适合自己跌岗位。与此同时,不断完善着简历,并带着简历出没于各大投资企业的校招宣讲会。

然而,一腔热血的杨凡很快发现,投出去的简历纷纷石沉大海。“我在很多宣讲会上,和大厂或名企的HR确认岗位需求和学历要求,对方均表示只要是有医药学等理工科背景,本科以上学历即可。可我明明学历、专业、技能都符合要求,可连一次面试的机会都没得到。”

即便如此,杨凡依旧没有放弃。

在专注于找工作的过程中,杨凡看到了自己心仪已久的某头部国有投资公司的招聘信息。

为了能够得到面试机会,杨凡在校园招聘前很久就开始做起了准备。除了找有经验的学长做了面试预演,还特地根据岗位要求整理出一份详细的对照表。

但令杨凡万万没想到的是,招聘入口关闭没多久,就在自己以为还有机会参与面试而静静等待时,却在该企业官网上看到了公示的相关岗位的录取名单。

在和同时准备面试的小伙伴聊过之后,杨凡发现,自己所在的学校仅仅被录取了一个人,担任的还是比较边缘的设计岗位。而核心的投资相关岗位,就连同校金融专业的研究生,也没一个上榜。但杨凡却在公示的名单里,看到了几个来自985或211院校的本科毕业生。

“对于很多名企或大厂来说,尤其是在招聘核心岗位时,‘双非’毕业生,无论你是本科还是研究生,在海选简历的时候就已经被刷掉了。”杨凡表示,对于大企业来说,985、211不是硬性条件,也不会被写进招聘需求里,但却是存在于校招中既隐形又人人皆知的门槛。

也是这次简历投递经历,让杨凡改变了自己曾经的职业规划。不再执着于大企业后,杨凡很快便进入了一家小型投资公司,从事生物医药投资相关工作。

“虽然不是最心仪的公司,但好在还是心仪的岗位。现在,能找到一个自己愿意从事的行业已经十分幸运了。” 如今,谈起自己找工作的经历,杨凡显得淡然了很多。

苦练职业技能

“双非”也能进大厂

曾静 2019年毕业

极度内卷的当下,一身“本领”或许会被名校的光环击败,但只要够勤奋,即使“输”在起跑线,也还是可以后来居上。

曾静便是凭借苦练职业技能,从“双非”院校毕业后一路挺进大厂,并顺利升职加薪。

2019年,本科主修酒店管理的曾静在临近毕业时,在上海开始了实习生活。然而当时月薪只有1800元的她,生活过得异常拮据。尽管曾静深知自己和大厂之间的距离,但对大厂的向往还是让她勇敢迈出了第一步。

“我当时想,只要不在酒店干,干什么都可以。”曾静告诉燃财经,酒店管理不仅仅是工资低,工作内容重复性极强,可代替性更强,“总有一种谁都能干的‘危机感’。”

就这样,曾静辞掉了上海的实习工作,回到老家,一所新一线城市,开始了广投简历的日子。

据曾静回忆,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字节跳动驻扎到老家的分公司开启了招聘工作。“岗位多、工资相对较高,我疯狂投递了很多和电商相关的这位。”

很幸运,尽管字节也会看学历和院校,曾静决定从自己的优势入手,面试时讲起了自己做义工和全国各地旅游的经历,本来严肃的面试官也被她带起了兴趣,最终,凭借在校时参加辩论队练出的口才和反应能力,曾静还是得到了入职机会。

就在曾静以为成功入职就万事大吉时,新一轮的挑战再次开启。

据曾静介绍,新人期,字节有着淘汰制的新人培训,而和曾静一起参加培训的,除了985、211的毕业生,还包括从其他大厂转过来的职场老人。“无论是学历或是工作经验,我当时的直观感受就是没有任何优势。但我也没有退缩,而是不断安慰自己,只要努力‘补课’,未必不能赢。”

就这样,曾静在下班后会额外付出大量时间,加速学习和吸收工作相关的专业技能,不仅整理记录的“大厂黑话”密密麻麻记了一本子,而且培训的每一个案例她都会进行拆解再总结。

终于,曾静的付出得到了回应。40人参与的培训,曾静和其他十几个人一起成为了“幸存者”,不少从大厂跳来的员工反而离开了。就这样,在平均月薪2000-3000元的老家,曾静拿到了字节开出的6000元的底薪,以及近乎三倍底薪的绩效工资。

即便已经留下,曾静依旧深知,在学历、工作经验等方面存在不足的时候,工作态度是她唯一拿得出手的东西,而苦练技能则是她必须要做的事情。于是,字节“Always Day1 ”理念,则恰好满足了曾静的学习欲望。

就这样,在屡屡拿下超过老员工的高业绩后,“输在”起跑线的曾静迎来了升职。因为深知“双非”毕业生在招聘时的“劣势”,如今成为leader的曾静,在社招面试时,基本不会只关注学历。“综合素质和是否有自己的想法显然更重要。”

除了社招,遇到应届毕业的学弟学妹想要通过内推近字节,曾静也是能帮则帮。虽然曾静的内推基本均以失败收场。在偶然瞟到校招页面时,曾静发现,随着字节的发展越来越成熟,相应岗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像她这样专业不对岗、学历不亮眼的“双非”应届生,很难过得了学历初筛这一关。

“尤其从去年年底开始,各大互联网公司频频爆出裁员消息,‘进大厂’就变得更加困难。”曾静告诉燃财经,自己所在的电商部门也空了好几百个工位。“如果晚毕业几年,即便我能力很强,也很难进字节。”

“大厂也没有那么好,”曾静直言,厌倦了繁琐的审批流程和条条框框,她早已做好了随时可能离开的准备,开始摸索副业。

“让自己有竞争力,永远是最重要的。”

四:考研双非院校有必要考吗


工科考研双非学校排名 考研双非院校有必要考吗

分情况。

有些同学是高考失利,没能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通过考研来完成自己的“名校梦”。那肯定是目标明确尽力去考自己想考的学校,不要妥协。

但是大部分情况不是这样。很多同学在大学毕业工作时没找到顺心如意的工作,迷茫之下选择了考研,然后疑惑考研考一个双非院校会不会给自己带来择业上的变化?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虽然双非研究生和985、211研究生有一定的区别,但读研与否也还是会有很大的区别,学历是未来的“准入证”,一些好的岗位,通常是要求研究生学历的,所以在这个时候,研究生对你来说只是一个“准入证”,那么无论你是985、211还是双非,其实影响就都不大了,也就没必要非985、211不可了。

双非院校相较于知名院校考研难度要小很多,而且报录比也会低一些,相对来说考试难度低,上岸几率更大一些。

普通大学研究生值不值得读,主要还是看自己的个人意愿,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1.看学校对研究生的重视程度学校对研究生的重视程度会直接影响研究生的质量,普通院校的本科专业不好并不代表研究生专业也不好。

2.看专业的就业前景专业的就业前景直接关系到未来的就业,大多数人读研的目的就是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因此报考院校时也要看院校的就业前景。

3.看专业在学校的地位人文社科类专业比较着重院校排名,而工科类专业比较重视专业排名。每一个学校都有几个比较强势的专业,所以读研之前先了解下学校的王牌专业有哪些,这些专业在学校的实力怎样。

五:孩子考研究生,是一线城市非985、211学校,还是报三线...

有很多家长和同学都问过类似的问题“张老师,你说我是选学校好点的,还是选地方好点的呢?”其实学校的选择是需要考虑诸多因素的,不应该是单纯的看某一个点,除非您或者孩子比较在意的就是这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不同的专业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侧重点其实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是考的一些强地域性的专业,那地域就是最重要的,通俗点说就是那些在哪读书基本上就在哪里就业的专业,最为典型的就是医学类,基本上你在哪读书,毕业之后就在那里就业了;类似的专业还有教育学、新闻传播类的专业等。在这里再说下新传这个专业,虽然全国有很多学校开设新传,但是还是比较建议你选择这几个地域的学校: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湖南、广东,至于为什么选择这些地区,想想平时你看哪几个频道就知道了。如果你考的是自然科学学科的话,比如理工类专业,那我还是比较建议你更看重专业的学术实力的,这个时候城市的选择可以偏一些。 其次,985、211类大学不是所有专业都好,双非院校也不是所有专业都不好。举几个例子,东北 财经 大学的经济类、北京工商大学的管理类、华东政法大学的法律类、北京语言大学的语言类、首都师范大学的教育类,这些学校虽然都是双非院校,但是部分专业在全国的排名也都是比较靠前的,非常值得选择。 再次,看您和孩子的考研目的是什么。如果已经确定了未来职业发展的地域,那就可以优先选择对应地区,毕竟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相对会多些;如果您或者孩子比较在意学校名头,那可以选择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985或者211类院校。 最后说一句,在考研当中,有的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最后抉择的时候问自己一句:你考研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问清楚这件事情,其他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 你的转发,我的10w+ 我是张雪峰,一个让学习变得更快乐的考研老师 如题主所说的话,你孩子的成绩可能非常好,一直以985、211位标准。有这样的目标当然非常好。但是对于你说的这种选择,可能并不是非常实际。对于我国的985、211高校的分布你可能还不是非常熟悉。下面我们来看看你所说的问题存不存在。 第一,985、211高校地理分布 211高校(含985)北京(22所)、湖北(7所)、陕西(7所)、广东(5所)、四川(5所)、辽宁(4所)、黑龙江(4所)、、湖南(4所):、天津(3所):、吉林(3所):、安徽(3所):山东(3所)、福建(2所):、河北(2所):有1所211大学的省级有11个:1、 浙江大学 、2、兰州大学 3、重庆大学 、4、 郑州大学 、5、太原理工大学、6、内蒙古大学、7、南昌大学、8、广西大学、9、云南大学、10、新疆大学11、贵州大学。 也就是说,大部分的211高校都是在省会城市。除了苏州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中国矿业大学(徐州)、西北农业 科技 大学(咸阳杨凌)四川农业大学(雅安)、大连理工大学(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安徽(3所)、中国海洋大学(青岛) 石油大学(东营)、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但是大连、青岛、也都是副省级城市,比一般的省级城市还高。所以,也不能说是三线城市。 在100多所985、211高校中,能够说得上是三线城市的,应该只有中国矿业大学(徐州)、西北农业 科技 大学(咸阳杨凌)、四川农业大学(雅安)、延边大学(延吉)、石油大学(东营)、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其他的都在省会城市,或者副省级城市,都不能说是三线城市。 所以,你要能选的三线城市还是非常少的。 第二、城市与大学的关系 考研的目的是什么?影响着城市的选择,如果你想读完研究生就工作,建议你选择一线城市,因为这样的话机会更多,如果你将来想继续从事研究,而三线城市大学所在的专业有非常好,三线城市也是可以考虑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可能倾向于选择一线城市,但是相对来讲,三线城市竞争压力没那么大。 楼主您好,老乡啊,我也是丰都人,仁沙镇的。 作为一名今年三月份毕业四月中旬刚入职央企某研究所的应届生,根据自身本科和研究生校招经历想对老乡谈一下个人的看法哈! 我不知道老乡您孩子本科学校情况是什么样的,我本科是是普通二本学校,专业在该学校是按照一本分数线录取的,因为当时我只比一本线多十几分,不可能去到那种一本学校的。当时也没觉得学校情况会对找工作带来多大的影响,直到大三九十月份找工作的时候,在投了很多简历以及多次面试之后才知道学校的重要性,有几次都是因为学校门槛不够或者学校加分不够而没有得到offer。 所以如果你就读 985高校 的话,就业机会就会多很多,并且投简历自己面试的时候优势也比较明显,还有就是如果从政走选调生道路的话,985高校的研究生会有定向选调的资格,定向选调生基层锻炼之后一般都会留在省市机关,这也是985高校的好处!不过老乡您的985高校什么学院?是什么意思?是那种像重庆大学城市 科技 学院那种吗?你要注意这种学院,这种只是民办的学院,挂靠的985高校牌子而已,要特别注意啊! 所以,我会劝老乡您的孩子尽量选择985高校吧,真的! 建议选择985和211。 因为以后出来还是看学校名气的。比如 西安交大 、兰州大学、哈工大这类顶尖高校。虽然不在一线城市,但是这类高校知名度是全国的,甚至世界上都比较认可。 一、二线双非中值得报考的高校非常少,大致有深圳大学计算机、建筑等优势专业,上海师范大学的师范类,杭州电子 科技 大学的计算机类,或者一些地方上比较知名的医学类大学。至于其他的就不太推荐了。但是985等名校,哪怕你是非强势专业,出来也还是可以的,甚至以后转换的余地更大。因为很多时候大企业需要的是各方面的人才,除了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比如医学、建筑等。对于大多数人来所,学校里学的专业知识其实和以后的工作关系并不大。如果你去不知名的双非,很可能就也只能在周围城市。想要去一线城市打拼会走很多弯路。竞争力自然也比不过名校的同学。 大学只是四年而已,去个名校,然后多去大城市见见世面,实习什么的尽量去一线城市,不要怕麻烦。机会都是一点点争取来的。就拿杭州和上海比,我还是觉得杭州和上海之间还差一个量级。不仅仅是从经济体量和人口素质上看,还有各方面的机会差距也是很大的。年轻时候多去走走看看。同时名校会给你带来很多的溢价。依靠这一点能走得更顺。 而很多*部门、大企业等在校招的时候,往往是优先名校学生,这时候你有个名校的学历往往会加分不少。即使是非一线的城市也有很多好名校,如长沙的湖南大学,西安的西电、 西北工业大学 ,大连的大连理工大学,兰州的兰州大学等等都是很不错的选择,要么是强势211,要么都是985名校,特别是一些非一线城市的著名高校,至少在当地都是很吃得开的。而且有了985和211的学历,以后去一线城市就业也要比双非学历好上不少。因为大家实际交流来看,更多还是会问学校出身,而非直接问专业如何。这时候一个名校的抬头真的太重要了。 所以总的来说,除了极个别一线双非高校的强势专业值得报考,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推荐你选择985高校或者211强势专业。 当然是报考985/211了,要是 清华大学 录取我,大学四年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上学我都愿意。反正研究生3年后发的是清华大学的毕业证,全中国哪个城市不认可! 上大学最后都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在哪读大学和在哪工作并不相关,没有任何规定要求在哪读大学就必须留在当地工作。只要学校好,名气大,读完大学后,完全可以去更好的城市工作。北京上海的二本地理位置再好也是二本,西北的兰州大学再偏僻也是985,当这两个学校毕业的同学同时去找工作的时候,我相信一定是兰州大学的同学更有优势。 考研究生更是如此,考研不考一个985/211真的意义不大,考一个普通一本的研究生还没211的本科毕业生找工作时有优势呢。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地理位置没有那么重要,所以能选985/211,就不要选择双非学校! 高校专业那些事 为您分析/分享/解惑。 2019年的考研通知书应该已经陆续发放。没被录取的考生和准备2020年的考研人开始搜集资料,准备投入到考研复习的备战中。 那是选择三线城市985/211大学还是选择一线城市的非211/985院校? 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简单地说我只要三线城市的985/211了,或者我只上一线城市的非211/985。 我觉得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解惑,相信大家看过之后,心里就会有了答案。 什么是三线城市? 三线城市定义 三线城市是根据城市综合规模、人口总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和GDP总量等多个指标综合评估的具有战略意义、经济较发达、经济总量较大的大中城市。 2019年,15座新一线城市依次为 成都,武汉、西安、苏州、青岛、沈阳、宁波、昆明、天津、南京、杭州、重庆、长沙、郑州、东莞 ,新一线城市的位次相对稳定,无锡则继2017年之后再一次跌出这一梯队。 济南,兰州,长春,厦门,大连这个都属于二线城市。 现在有哪些城市是三线城市? 结论:所有的 三线城市里面根本没有985院校。只有西部一些偏远的省会是三线城市,只有211院校。 可能一些人把 西安,兰州,大连,长春等三线城市,那我们下面就以这几个院校为主。 三线城市有哪些211/985院校?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 科技 大学。 吉林:吉林大学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兰州:兰州大学 一线城市有哪些厉害的非211院校 这里我们说的一线城市没有争议,就是 北京上海,广州 深圳,简称:北上广深。 非211院校实力非常强的院校只说普通高等院校。不包括军事院校(国防大学等),司法警官(中国人民公安)的院校。因为这些院校基本上也不录取普通院校的学生。 比较强的非211院校有: 北京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 上海:上海 科技 大学,华东政法大学。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深圳:南方 科技 大学,深圳大学。 具体院校具体分析 北京有些非211院校是按照985院校对待,甚至地位比一般的985院校都要厉害 这些院校有 中国科学院大会,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在理工科领域声誉超过一般985院校。 考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所和其他城市的985院校比,只好不差。 比如北京电工研究所,电气就不比西交差。 其他物理所,数学所,化学所等多,比其985院校要强。 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和首都医科大学 的医学实力非常的强,在国内都出领先的水平。比国内80%的985院校的医学院都要强,医科实力是远远超过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山东大学医学院。兰州大学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所以想学医科,选择这两所非211院校比其他城市的985院校都要好。 这两学校毕业后很容易在北京的三甲医院找到工作。 其他院校,比如 外交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在外国语,翻译,外交学方面比其他985院校有一定的优势。是文科生的首选。京外这两所院校知名度差。想在京外就业谨慎选择。 首都师范大学只 能在北京就业也有一定的缺陷,建议能选择其他985的不选择首都师范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就是原来的第一军医大学,医学方面非常的强劲。 比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医学院,兰州大学等医学院的实力都要强。 如果想留在广州工作,可以考虑南方医科大,在广东 南方医科大学明显比那几个985院校医学认可度高。 上海 科技 大学,南方 科技 大学,深圳大学,华东政法大学 这几个大学都是一些近些年来的新秀,或者是 专业实力非常强的行业院校, 如果想留在当地就业的话,可以选择这几个院校,如果想留在外地就业的话, 建议不要选择这三个大学。作为非211/985院校,他们的学科实力并不是很优秀。只是一些论文科研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且也没有校友资源的积累,所以在外地就业影响力不大。 985/211和一线城市非211有何待遇差别? 一些非211院校在当地就业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就业,很多单位是只要211院校,这样非211项影响就比较大。 比如上海落户 想来上海落户政策985院校落户分15分, 而上海市的一般非211院校只相当于外地的211院校,只能是12分。 按照上海的落户政策北京的非211院校(国科大,北京协和医学院等)来落户只能得8分。 选调生 省的选调生基本只针对顶级的985院校,非211院校是没有任何机会的。 结论 ,看了这么多,你觉得该选择偏远985,还是一线非211呢。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国内大学生报考研究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在选择报考研究生的大学群体中,可能有人是出于对学问的深究,有人是出于对高学历的向往,有人是为了逃避沉重的就业压力,有人是为了盲目跟风而已......综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显然国内大学生选择报考研究生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他们最终目的还是期待能获得比较好的发展,能在未来的求职就业中获得更加强大的优势。 近来有人提出:孩子考研究生,是一线城市非985、211学校,还是报三线城市985、211学院?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毕竟每个人的向往与理想不同,他们在自己求学方向或者求职就业上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报考研究生过程中, 我们总会面临着高校的选择,而选择高校时总会无法避开城市的选择,有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可能会超越学校的综合实力,这也是为什么部分经济发达城市中的普通学校招生录取分数,却超过了经济水平欠发达的国家“985、211”工程大学。 其实,在研究生报考上的学校选择,我们绝对不能忽视地理位置的影响力,毕竟城市魅力与吸引力能给自己未来的发展带来很多的机会。虽然地理位置并不能决定学校的实力,但是学校所在地能让我们接触到更高级别的事情,能开拓眼界,能接触到更高水平的科研实力与师资力量。 如果在三线城市国家985工程大学和一线城市“双非”学校之间选择,笔者认为还是应该选择国家985工程大学。 虽然国家985工程大学仅仅在三线城市,但是他毕竟属于国家985工程大学,无论是实力,还是知名度上,都要超过所有“双非”高校,这在我国高等教育圈内,是一个不可能改变的事实,从39所国家985工程大学内,选择任何一所大学,都是其他“双非”大学无法超越的。 如果在三线城市国家211工程大学和一线城市“双非”学校之间选择,笔者认为多数情况下还是应该以一线城市“双非”大学为优先 选择。 以我国目前高校的发展实际来看,位于三线城市的国家211工程大学,他们的实力并不是特别出众,而且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是特别高,毕竟我国很多211工程大学的实力,还不如国内部分“双非”大学,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就成为最优先的选择。 在研究生报考方面, 笔者认为我们一定要将学校综合实力与地理位置等因素,在学校综合实力差不多的时候,就应该以学校的地理区位优势为首要考虑因素,在一线城市,我们能接触到与时代发展相近的人和物,更能获得城市发展的福利,在未来的就业中也能更容易获得发展的机会,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成为职场精英。 考研究生,肯定是优选985/211啦!本来如果你是双非或四非的本科生毕业于985/211工程的就业都会遭受歧视,何况你要是连这个都不是的话,就业估计连机会都没有啦!不过对于末流的211工程大学,也是要慎重啊!比如西部几省区,都是国家出于照顾目的才给的名额,就业受认可程度就很难说啦! 考研究生的专业要考虑该专业在行业内的地位,比如西南政法大学的,华东政法大学,南方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东北 财经 大学,虽然上述几所名校也为双非大学,但就业一点不比211工程大学差,毕竟曾经都是行业龙头地位,将来就业也没有任何问题。当然能考上这些大学也是需要实力的。 对于有些大学在高考招生中成绩不错,也就是占了个好名字,比如北京工商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上海立信金融学院,南京 财经 大学等这类好听名字的学校,就是名字好听,实力吗?就不多说了,考研就要慎重啦! 1.我认为这个应该分专业,如果是偏理科专业,技术性比较强的,应该选择专业比较强的学校。如果是文科我建议选择一线城市 2.因为一线城市发展比较比较快,见识比较多,而且一线城市资源比较丰富,教学条件设施比较好 3.三线城市也有985 211但是相比较起来一线城市,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4.选择一线城市有利于毕业后的发展,一线城市发展机会也比较多,我的建议希望对你有用 在考研选择高校的影响因素里面, 对学校的选择一般排第一位,如果件允许的话(比如目标学校有多个可供选择),还可以对地域进行选择;在进行学校的选择时,应当优先考虑985、“双一流”和211高校。当然也可以先确定地域,然后再选择高校,而选择高校的顺序也应当是985高校优先 ,但这种选择方式选择面比较窄,也比较不符合逻辑。 在考研选择高校时,一般有下面几种情况,每种情况的选择方式都是不同的。 选择985高校,专业是一流学科,或者学科评估为A 这是考取难度最大的一种选择方式,也是最好的一种方式。一般来说,如果有志向、有能力的话,可以按这种方式进行选择。在选择时,可以根据“双一流”评估名单,看看哪些985高校的一流学科有你所学的学科(专业),也可以根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看看你的学科有哪些学校被评为A(A+、A和A-),然后再从其中选择地域就可以了。 选择985高校,但专业不是一流学科,或者学科评估在A以下 对于学习成绩不是那么好的考生来说, 这是一种比较合理、性价比最高的一种方式。 虽然你所学的学科(专业)在那所学校不太强,但是它毕竟是985高校,985高校在全国就那么几所,它的毕业生一般都会被用人单位看好,而且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只针对985和211高校招聘,所以机会是最多的。 笔者建议,在确定选择一所985高校以后,尽量选择学科评估结果在B(B+、B和B-)及以上的高校报考研究生。 这样选择,最终是为了确保你毕业时的竞争力不会太差。 选择211高校,同时专业是一流学科,或者学科评估为A 相比以上两种方式,这种选择方式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且能够保证你毕业后有一定的竞争力。笔者认为, 在考研选择高校时,211高校或者拥有一流学科的高校是最低要求,考研如果只求稳妥能考上,毕业时的竞争力也会打折扣。 其他选择方式虽然也可以,但意义不大,最不推荐 就像题主所说,一线城市的非985和211高校,考这种学校研究生的意义不大。当然也要根据考生自己的条件,从我所在的一个准一线城市的一般一本学校来说,报考研究生的学生以三本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居多。 关于双一流的名单和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在网上都可以查询,但这个名单和评估结果是会动态变化的,一般几年一评比。根据消息,第五轮学科评估已经快启动了。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工科考研双非学校排名 考研双非院校有必要考吗
wap地址: https://m.xueli.cn/newsdetail/160531.html

与“工科考研双非学校排名 考研双非院校有必要考吗”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