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历无忧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知识点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考生,一起来了解下吧!
自考每年大部分省份只能举行两次,所以考生一定要好好备考,争取顺利通过考试,否则又会延长我们的毕业时间。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重要考点,供考生参考。
一: 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要知识点
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称为( B)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问卷法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D )
A.布伦塔诺 B.弗洛伊德 C.亚里斯多得 D.冯特
新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C )
A.华生 B.瓦龙 C.埃里克森 D.弗洛伊德
用家谱分析法研究遗传与智力的关系问题的第一个科学家是( C )
A.霍尔 B.孟德尔 C.高尔顿 D.彪勒
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是( A )
A.领会 B.实践 C.知识经验 D.技能
成人用"如果你再不听话,大灰狼就来了"的话教育孩子。这是利用儿童的(C )恐惧。
A.本能 B.怕生 C.预测 D.经验
婴儿说出的句子像发电报式的电报句的年龄阶段处于( A )
A. 1.5-2岁 B.1-1.5岁 C.2.5-3岁 D.2-2.5岁
影响小学生性格发展的最直接的因素是( A )
A.家庭教育方式 B.家庭收入情况 C.家庭居住环境 D.家庭文化背景
在下列时间单位中,小学生最容易掌握的是( A )
A.一小时 B.一周 C.一天 D.一个月
一般认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期或关键期是小学( B )
A.三年级 B.四年级 C.五年级 D.六年级
当一个人的思维发展处于"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时,其思维发展处于( B )
A.二元论阶段 B.多元论阶段 C.相对论阶段 D.约定论阶段
从记忆方式的发展来看,高中生擅长于采用的记忆方式是( A )
A.理解 B.机械 C.内隐 D.无意
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 C )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在历史上规模较大,时间最长的一项关于超常儿童的追踪研究是由( C )率领的研究小 组完成的。
A.吉尔福特 B.韦克斯勒 C.特曼 D.比纳
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B )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荣格 D.斯普兰格
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认知领域的最高级目标是( D )
A.运用 B.分析 C.综合 D.评价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 )
A.有意义接受学习 B.有意义发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探究学习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陈述性知识相当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体系中的( C )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是( D )
A.命题 B.命题网络 C.图式 D.产生式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 A )
A.相同要素说 B.概括化理论 C.关系转换说 D.学习定势说
关键期: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强化:凡施加影响有助于有机体反应频率、速度和强度增加的过程。是影响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重要因素。
练习曲线 :是指在连续多次的练习期间所发生的动作效应变化的图解。
移情:指个人对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进行感知和体验后而产生的类似于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替代性情感反应。
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的自我评价和判断,它直接影响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自我监视和调控。
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改结构不是解剖意义上的结构,而是一种认识的功能结构。最初的图式是由遗传得来的。
角色采集技能:是指个体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必要的社会认知技能。也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的能力。
下位学习: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摄性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知识,因而新知识与旧知识构成下位关系,又称类属关系。这种学习就是下位学习或类属学习。有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两种。
PQ4R法:是一种阅读策略,是六个步骤的英文名称缩写。包括预习、 提问、阅读、思考、复述和复习六个操作步骤。
罗森塔尔效应:也称教师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由罗森塔尔等发现。即如果教师根据对某一个学生的了解而形成一定的期望,就会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发生符合这一期望的方向变化。
图式:人们对客体和事件有关属性组合的知识贮存方式,是一套例题、一套概念或表象的结构及功能的组合。
社会学习理论:阐明人怎样在环境中学习,从而形成和发展其个性的理论。社会学习是个体为满足社会需要而掌握社会知识经验和规范以及社会行为技能的过程,它主要是通过观察学习的形式而进行的,因而社会学习理论又称观察学习理论。
自尊感:对社会评价与个人的自尊需要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
直觉行动思维:一种只能在行动过程中进行思维,行动一旦停止,思维也随之终止的思维。
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自我整合感:埃里克森认为,在心理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60岁以后),个体心理社会性发展的任务是形成自我整合感。即以自己的方式负责一些事情并使自己适应他人,经常体验到成功,无畏死亡。
顺应:是指内部图式改变,以适应环境现实。亦即当客体作用于主体,而主体的图式不适应客体时,就要调整和改变主体的图式,使之适应客体的过程。
聚合式交叉设计:是横断研究设计与纵向研究设计的综合,即首先对两个以上年龄组进行横断式研究,然后在不同时间内对各年龄组进行纵向式研究。
依恋:婴幼儿对某个人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开的一种情感。
学习的试误说:桑代克对学习过程的解释。他认为,当动物处于一定问题情境时,它被一定动机所驱动,会对这一情境尝试作出各种反应。由于满意的结果,使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最终学会正确反应。
自我中心主义:即儿童不能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只能以自我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和考虑问题,并深信自己的想法和他人的想法是一致的。当遇到与自己观点相矛盾的事实时,他们会坚定地认为该事实是错误的。
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元记忆:是指个体对自己记忆过程的理解和认识。包括元记忆知识、元记忆体验和元记忆监控三个方面。
常模参照测验:是以常模作为解释学生测验分数的参照标准的测验。
生态学运动:就是指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出现的一种强调在活生生的自然和社会的生态环境中研究被试的心理特点的普通倾向。
直觉行动思维:一种只能在行动过程中进行思维,行动一旦停止,思维也随之终止的思维。
社会认知: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识,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识。
学习动机:引起个体的学习行为,维持这种学习行为,并使这种学习行为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效标关联效度:指的是测验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行为表现的有效性程度,可定义为测验分数和效标之间的相关程度。
特殊才能:是指个体在其特殊领域中表现出较高能力。特殊才能一般不是单一能力的体现,而是多种能力的完备结合。
智慧技能: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的能力。
学习的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亲社会行为: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且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个体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纵向研究设计:就是对同一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里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评价,比较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观测结果,以此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在这些年内发展变化的依据。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对自己的反映过程,表现为对自己的认识、态度和行为调节。
发展任务:个体在不同生命阶段应该达到的成就。
个别差异:指的是个体在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它是个体在其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活动形成的。
认知内驱力:成就动机的一种,是个体把求知作为目标,指向学习任务本身的动机,也就是想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愿望。
最近发展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超常儿童:通常指智能明显超过同年龄儿童一般发展水平的儿童,也指很早就表现出音乐、书法、绘画等方面杰出的特殊才能的儿童。
观察学习:个体通过观察榜样在处理*时的反应及其受到的强化而完成学习的过程,是社会学习的主要方式。
学习的测量:指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学科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测量,学习测量的结果是评价学生学业水平的基础,同时也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基础之一。
折半信度:即对测验按奇数项目、偶数项目或其它标准分成两半,以两半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计算的信度。
顺应:内部图式改变,以适应环境现实。即当客体作用于主体,而主体的图式不适应客体时,说要调整和改变主体的图式,使之适应客体的过程。
性别角色:根据社会文化对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应的动机、态度、价值观和行为。
有意义学习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
常模:指的是一组有代表性的样本被试的测验平均分数和标准差,它通常作为解释被试(被测验者)测验结果的参照比较标准。
遗传决定论:个体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决定的,个体的智力和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被决定了,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能延缓或加速这些先天遗传能力的实现,而不能改变
成熟:是指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
学习:是凭借经验在主体身上产生的比较持久的能力和倾向的变化。
角色采择:是指个体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必要的社会认知技能。
发展任务:是指个体在不同生命阶段应该达到的成就。
教育心理实验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引起或改变一种或几种影响学生心理变化的条件,来观察学生行为变化的研究方法。
简述桑代克的学习律。
准备律:机体对某些反应有准备时,反应就满足,不反应就烦恼;或没有准备时强迫反应就烦恼。
效果律:情境与反应间的联结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练习律:包括使用律和失用律。指情境与反应间的联结因使用而加强,因不使用而削弱。
简述智力落后的成因。
①产前原因:(1)遗传性疾病,如唐氏综合症,猫叫综合症等;(2)代谢性异常,如苯丙酮尿症,糖尿症等;(3)近亲结婚;(4)母亲怀孕期间患病;(5)母亲怀孕期间服药;(6)母亲怀孕期间辐射。②产程原因:(1)窒息缺氧;(2)早产或低体重儿。③产后原因:(1)新生儿溶血病;(2)头颅受伤;(3)脑部疾病;(4)缺碘;(5)大脑中微量元素的不足;(6)环境不良;(7)营养不良。
简要说明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
①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发展出象征性功能或信号,能凭借头脑中的表象进行思维。思维摆脱了对动物的依赖。②特点:a、自我中心主义。b、直观形象性。c、不可逆性。d、知觉的集中性。
简述华生的心理发展观。
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除极少数的简单反射外,一切复杂行为的形成都取决于环境的影响。他否认遗传;因为遗传所导致的生理结构的差异并不导致机能的差异。他片面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他认为教育可以使任何一个健康的儿童发展成任意一种类型的人,而完全忽视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和儿童自身特点的影响。
本文标题:202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知识点笔记
wap地址: https://m.xueli.cn/newsdetail/16238.html
与“202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知识点笔记”相关推荐
2021年山东成人高考《民法》必备知识点
2021山东省成人高考农学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2021年山东成人高考《民法》必备知识点
2021年山东成人高考《民法》必备知识点
2021山东省成人高考农学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成考专升本《民法》的知识点整理(一)!速看!
成人高考数学(成人高考数学知识点)
2020成人高考历史知识点之从统一到分立
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知识点:先秦和秦朝
2020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知识点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