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职研究生 > 招生院校

有轴承专业学校吗考研成绩 为什么要读北大国际工商管理硕士MBA

今天,学历无忧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轴承专业学校吗考研成绩 为什么要读北大国际工商管理硕士MBA,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考生,一起来了解下吧!
有轴承专业学校吗考研成绩 为什么要读北大国际工商管理硕士MBA

河南科技大学轴承专业考研去哪些学校

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裤拿拍学。清华大学机械设计工程研究所是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的五敏迅个研究所之一,属于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追溯到1998年4月28日,*工程胡羡系和机电工程系合并,组建成立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二:为什么要读北大国际工商管理硕士MBA


有轴承专业学校吗考研成绩 为什么要读北大国际工商管理硕士MBA
面临人生选择患得患失的时候,大多数人总会习惯性地去问一个比较终极的问题——“要什么?”而大多数情况下,回答这个问题,又往往是一个人对手中庞杂而又看似宝贵的多种资源作出取舍的时候。割舍总是痛苦的。但后来念芦庆的结果总是一次次证明:退出画看画,往往能够领略到更好的意味。出现在这本书中的几十位北大国际校友,以及其他数千位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甚至各个国家的北大国际人在走进朗润园的时候,其中功成名就者不乏其人,意气风发者不乏其人,踌躇满志者亦不乏其人,但他们都或多或少怀揣着从现实到理想的问题。这些困惑也许并非升职跳槽这么具体,但一定会横亘在每个人发展道路的某一段。梦想,每个人都有,只不过具体到每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症状”不同,可能是职业发展遭遇了瓶颈,也可能是工作氛围不如意,或者是感觉生活没有*、太过乏味……那么,选择读MBA是不是可以解决每个个体千差万别的“问题”呢? (一)我恐惧经验枯竭的那一天 “我高中毕业就进了汇丰,从柜员一步步干起来,都是从实践中摸索,或是通过一些培训获得的。我的理论基础都比较薄弱,弥补宏观理论方面的欠缺是我很实际的一个需求。”——丁国良 “30岁以后我不能凭经验去干活。在接触公司战略方面的一些问题时,有很多问题以我当时的知识储备和认知体系,我自己是解决不了的。北京吉普当时的经营困境并不是技术或者市场这些技巧性的原因造成的,而是由于其他原因,我希望获得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陆群1998年从青岛迁到北京,丁国良出任汇丰北京分行副行长。一年之后的一个偶然机会,他从当时的行长那里看到了北大国际招生的信息,已经是副行长的他毫不犹豫地去报了名。尽管已经是分行副行长,并且曾接受过汇丰银行内部很多专业的培训,但对于高中毕业就进入汇丰,从柜员一步步做到现在职位的丁国良来说,坐在大学校园里,平心静气地读两年书,始终是他心底里的一个梦。 10年前,商学院在内地还是比较新的教学模式,有机会、有实力接受这个培训的大都是各个行业的精英。我在内地已经工作7年了,见识了很多优秀的*官员、国企领导和创业的老板,他们都有特别鲜明的特征,本身素质也非常出色。我自己是从基层一点点做起来的,工作虽然做得很好,但都是从实践中摸索,或是通过汇丰内部的一些培训获得经验。无论是在专业能力还是管理能力方面,我的理论基础都相对比较薄弱——那时候,中国锐不可当的发展趋势相当明显,弥补宏观理论方面的欠缺是我很实际的一个需求。1999年我就去报在职班了,但招生办公室看了我的材料,说我的职业背景很强,唯一一个问题是我没有学位,这个事情确实比较难办。后来我们汇丰银行的主席来北京的时候,我和他谈了一次,告诉他我非常想去读这个MBA,也跟他谈了这个MBA对我的意义。主席十分支持我,给我写了一封仔握推荐信。招生处收到这封信之后,给我出了主意,让我去考一个GMAT的成绩,这样学校可以破格录取。 和丁国良一样,陆群在他所处的汽车行业里,经验丰富、事业发展一帆风顺,而且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如果愿意读书,回清华是哗睁顺理成章、综合成本又最低的选择。但陆群却选择了北大国际的在职班。如果说丁国良的选择还有某种偶然因素的话,那么陆群从清华园到朗润园的“迁徙”更是一种主动的寻找。 现在回头想去北大国际读书,还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我在清华学的是汽车,大学毕业就分配到北京吉普,进公司后各方面发展非常顺利,比起一块儿进公司的同龄人,走得比较快,很快就承担了一些管理工作,还被公司派到美国做了一些国外交流的基础开发项目。1990年毕业到1996年,我已经成为北京吉普当时最年轻的一个科长。走到这儿,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前面发展得这么顺,我下一步该干什么?难道就这么一步步走下去吗?90年代,外企在国内的规模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和我同龄的那批人也有在外企里干得有声有色的,他们的顾虑反倒比较小,可以说,每个人生活都可以很精彩、每种生活方式都有它的快乐。到1999年,我已经工作了七八年,年龄也到了30岁,当时我就问自己一个问题——30岁以后难道我完全是凭借以前的那些经验来工作吗?清华对学生的教育很严格,基础知识相当扎实,但工作之后,尤其是后来我开始做管理工作,天天都接触到新事物,原来大学里的专业知识结构应对这些复杂的现象,捉襟见肘,经验肯定有入不敷出的一天。从我进北京吉普到去北大国际读书这几年,我亲眼见证了北京吉普曾经的辉煌,然后开始萧条。外面的环境变化太大了,北京吉普虽然是一个合资企业,但它国企的色彩依旧比较浓重。在这个时候即使看到了改变的紧迫性,但由于长期以来的思维禁锢和视野局限,它也没有力量开始变革。我当时是在公司产品研发和产品战略部门,直接参与了公司战略方针的制订工作,因此对这种变化时期一个国企的困境体会深刻。这个时候我想是不是应该去读点儿书,也可以说是因为危机感——30岁以后我不能凭经验去干活,我还要不断地学习。我是学汽车出身的,接下来是不是应该读些更综合更全面的书,比如管理或者经济。那个时候,在北京吉普这样“国企”味道比较浓的公司里面,有这个想法去读书、而且还是读MBA的人并不多。北京吉普的工资并不高,1999年的12万学费对我是一个大数字,要是为了学位,回清华读是顺理成章的一个选择,但那个时候我已经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我的困惑来自哪里,我也知道我将来想干什么。在接触公司战略方面的一些问题时,有很多问题以我当时的知识储备和认知体系,我自己是解决不了的。很明显,公司当时的经营困境并不是因为技术原因造成的,而是由于其他原因,比如管理等等,我希望获得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30岁,所谓而立之年。每个“不安分”的人都在为自己的下一步或迷茫,或选择,而通过MBA实现对自己的提升,是这些已经有了一定基础,需要外力在关键时刻助推一把的公司中层们顺理成章的选择,即使学MBA本身不会立刻带来丰厚的薪水和职位的提升,但学习就像给陷入停滞胶着状态的平淡生活投入了一剂催化剂。只是在理工科出身的陆群身上,北大国际的催化剂作用来得更剧烈些。北大国际毕业之后,陆群脱离了体制内按部就班的职业轨迹,毅然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二)在办公室,听不到北大国际同学讲的这些话 “我来北大国际的主要任务就是让自己的知识结构更丰富一些,眼光更长远一些,看问题的角度更宽一些。让自己作为一个央企老总,能够和世界经济的规律、国家发展的趋势更合拍。”——郑清智“我已经很明确我的价值是在中国,中国市场变化这么快,我是不是必须花很多时间在海外?北大浓厚的人文底蕴、开放型思维、多元化视野,能够很好地弥补我本身工科出身带来的缺憾;北大国际还邀请北美的教授来讲课,这是一个很好的组合。”——盛红勤在北大国际校友的一次聚会上,面对在座的“60后”、“70后”和“80后”校友,郑清智幽默地说:“和北大国际校友一起聊的这些话题,在办公室里都听不到。”听到这话,“60后”笑中带着共鸣,“70后”笑中带着回味,“80后”笑中则带着思考。郑清智担纲的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下称“中农发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具有综合功能、全国规模最大的中央农业企业,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看看这个世界在发生什么,行业外的企业在干些什么,听听理论界在说些什么,是郑清智来北大国际的一个初始想法。 我的经历比较丰富,从农村乡镇开始到省*的公务员、从行长秘书开始到处长、从行长到投资公司总经理、从*金融又转到国有企业做副总经理、总经理,我始终在梳理过去多个行业、多个部门工作的实践经验。来北大国际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丰富知识结构,将眼光放长远,拓宽看问题的视野,能够和世界经济的规律、国家发展的趋势更合拍。从全球经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企业的经营发展,是我作为一个央企老总完成使命所必需的。来商学院读书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充电,电源来自方方面面,来到北大国际就要有意识地从四面八方吸收营养。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交流沟通,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我对IT行业、制药行业都不熟悉,但班里有这个行业的,他们几乎就是本行业的活字典。讲课的经济学家们,还有从美国来的教授,他们教给你的一定是最经典、最朴素的规律,以及最广阔的思维和视角。学MBA的收获也不是说毕业之后工资涨了多少,级别升了几级,我从来都认为学习的过程是提高的过程,是充实的过程。回想起来,整个上学期间我都特别兴奋,因为总有一些新的东西、我不了解的东西*着我。遇到不懂的东西我就感觉遇到挑战,一遇到挑战就会兴奋,一兴奋就会激发出斗志去用功,一用功就来精神,身心都会年轻起来,学习使我年轻。终身学习,学习终身是我的座右铭。 2008年夏天,在北京CBD核心区的惠普大厦一间会议室里,惠普中国公司市场部总经理盛红勤语调平和、条理清晰地描述着10年前的那段北大求学时光。10年前,盛红勤还在摩托罗拉工作,待遇优厚,职业发展路径清晰。作为跨国公司人力资源培养的一部分,摩托罗拉给盛红勤这样处于上升期的骨干们安排了很多不同模块的管理培训,这些课程提供的技巧“非常实用”,对于战斗在业务一线的员工们迅速提升能力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尤其是理工科出身、正向综合管理方向发展转型的盛红勤更是从中体会到了教育对职业的提升。“顺风顺水”,可以说,这4个字是盛红勤当时的职业状况写照。而那个时候也恰恰是中国社会经历巨大变革的时刻,包括体制改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等等,很多划时代的事件引爆了全社会对于世界、对于经济的热情,层出不穷的社会热点获得了充分的讨论空间。这一系列国家和世界的宏观事件带来的冲击,促使盛红勤开始思考如何扩大自己视野和综合认识水平。一度,盛红勤曾为考虑要不要去国外读书而发愁。 我认为经验积累到一定阶段,需要理论的总结、指导和提升。我曾经考虑过是否要去国外读书。在摩托罗拉接触到的培训课程确实体现了西方商业培训先进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企业在发达市场的操作经验。但那个时候我已经很明确我的价值体现应该在中国,那么从个人角度说,我希望自己所做的事情能够对这个国家有贡献。中国市场变化这么快,我是不是必须花很多时间在海外?北大浓厚的人文底蕴、开放型思维、多元化视野,能够很好地弥补我本身工科出身带来的缺憾;北大国际不仅有北大、CCER做学术后盾,它还邀请北美的教授来讲课,这是一个很好的组合。学习是一个自发的历程,有心向学,从周围工作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之中都可以有所收获,关键在于你了解、掌握了一个工具或者一种方法之后,是不是能有意识去使用。从人的本性讲,行为和思维上的惯性是很大的,已经习惯的个人方法是不容易改变的。MBA 20多门课究竟能不能发挥它预期的作用,要看你是不是可以突破你的惯性思维。对于中国的职业经理人来说,东方的价值观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已经逐渐定型,但是西方管理科学是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加以掌握的。当你作为一个经理人有意识地去接受和使用这些工具的时候,你就能更有效地改变。 经过再三考虑,通过衡量北大国际的诸多优势,盛红勤决定就在国内继续深造。1998年,北大国际MBA出现了盛红勤的身影。 (三)十几年了,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干到第六年,我有种被掏空的感觉。当时我已经做了两年‘领导力发展’工作,我也认识到我真的喜欢这个职业,我喜欢和人打交道、研究人的过程。但是如果我要在‘领导力发展’这个专业的方向走下去,我必须积累一些通用的企业管理知识。”——田文捷在IBM中国大陆的一万多名员工中,陈文是第一位持中国护照晋升为合伙人的高管。IBM*普华永道的咨询业务后,陈文也是负责完成中国区的*和两个团队融合工作的重要主导人之一。见到陈文是在一个夏日的下午4点,他刚刚结束了在公司外的一个会议,匆匆赶回IBM的办公室,因为晚了几分钟,他特意安排秘书到电梯间等候。初见陈文,很难把安静、谦和的陈文与这样的业绩联系起来。但当陈文条理清晰地分析北大国际时,他“职业、专业”的IBM“深蓝”气质扑面而来。陈文是北大国际2000年第一届EMBA班的一员。1989年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进入外企,他马不停蹄地干到2000年,职位一路晋升,在公司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要,但瓶颈期似乎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阶段。回望10年前,陈文很感慨地说,那个时候就是想找些新东西——外企的环境固然优越、待遇堪称优厚、社会地位相当风光,“但这里也像一个恒温箱,慢慢销蚀你个人性格中冒风险的那一面,让一个人不愿意、也没有勇气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自打进了小学就一直站在同龄人前列的陈文,站在工作10年的坎上,了解同龄人在干什么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在自己这个圈子里的优秀到底是不是外面世界里的优秀?脱离外企这个相对封闭的圈子,世界究竟怎么样,始终是他心头挥之不去的一个诱惑。在以往的工作中,IBM庞大完善的培训系统让陈文建立了基础的管理理念。技术、市场、人事、财务、服务和项目管理各个方面都有所涉猎,但这些基于职业的能力培训对于有了想法的陈文来说,总还是浅尝辄止,陈文意识到,这些基本技能只是作为一个企业高管管理的基础职能,是跳出来审视自己、建立自己商业思维构架的时候了。“刚好那个时候,有我们一个IBM的同事在北大国际读在职班,听他聊感觉还不错,我想那就去上学吧。通过课堂接触社会是一种比较稳妥、收获又最大的方式。而我又是学理工出身的,对北大的文化和学术氛围始终很向往,就这样,我选择了北大国际MBA。”同样的状况也发生在了田文捷的身上。田文捷是1998年北大国际开始招生后入学的第一届在职MBA班的一员。她曾在IBM从事“领导力发展”的培训工作,现在是专业的领导力与职业生涯教练。走上专业“研究人”的工作,还是缘起于她在全球最大的轴承*商——瑞典斯凯孚中国公司的职业经历。人力资源——领导力发展是在西方现代管理体系中较早发展起来,并且进入中国的一项管理职能,中国的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也早在1996年就已经初具雏形。田文捷就是在那期间参加了当时中欧商学院举办的一个为期一周的HR管理短训班。这次短期培训的一个意外收获是,一直在实践一线操作的田文捷第一次接触到了专业的MBA教育,随着对MBA教育了解的深入,其在西方现代商业社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使田文捷意识到,中国经济发展要逐渐融入世界体系中,那么在发展模式、路径和相应的人才培养方面,美国的发展路径将对中国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风行全球商界的MBA必将在中国拥有它的广阔前景。“1998年的时候,我已经工作6年了,确实从工作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当时我有种被掏空的感觉。因为我的工作职责是培训公司中国区的管理层员工,那么只有在专业上比培训对象更强,我才可能胜任我的工作,这样我就需要尽早在管理方面接受系统性的教育。同时,做了两年的‘领导力发展’工作,我也认识到我真的喜欢这个职业,我喜欢和人打交道、研究人的过程。要在‘领导力发展’这个专业的方向走下去,我必须积累一些通用的企业管理知识。”这个时候,她在《经理人文摘》杂志上看到了北大国际的广告,感觉到这正是自己一直在等待与寻找的MBA教育的最佳选择: 1998年,北京还没有一个品质过硬的MBA项目,北大国际填补了这个空白。北京大学和来自美国的商学院的中外合作、中西合璧式的办学方式,确保这个项目能够保持一贯的高品质;另一方面,CCER作为北京大学下具体承担北大国际办学任务的中方合作方,给这个项目带来的信心毋庸置疑,高端的专业学养可以使学生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紧密联系、与时俱进。MBA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毕业后的校友服务是它价值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保持个人毕业后持续提升的资源平台之一,如果选择北京的MBA项目必定就能够享受到更多更细致的校友服务。

三:滚动轴承中,滚动体与外圈滚道接触处 哪个应力大!!!...


有轴承专业学校吗考研成绩 为什么要读北大国际工商管理硕士MBA
在轴承的工作中,高速旋转运动使滚动体承受很大的离心力及冲击春余,振动,同时还要受拉力和滑动摩擦,理枯宴论上应该是滚没森银动体受到的应力大!但实际使用中,往往都是外圈断裂,磨损的情况比较常见,至于什么情况,你可以请教一下你的导师!

北京交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有轴承专业学校吗考研成绩 为什么要读北大国际工商管理硕士MBA

北京交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关于择校

当时自己一直在纠结工作还是考研(这种心理懂得都懂),已经错过了21考研的最佳时机,所以在大四毕业的时候才正式决定考研(21年6月底)。

在此我就不谈跨专业考研了,主要针对机械学生考本专业谈谈。在机械工程专业下,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A+专业有: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A专业有: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因为自己本身就是211的学校,想冲刺一个专业排名稍微好一点的学校。近几年北京交通大学还算比较好考,并且地处北京地区,估计不会有太大的起伏,性价比以及安全系数都还算比较高。最终决定选择北京交通大学

接下来是北京交通大学近两皮此年机械专业考研详情。这是近几年北京交通大学招生计划:

对于学硕来说,近几年计划招生人数基本在200人左右,其中统招人数都在100人左右,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

2022年,学硕的080、08、08三个专业前两个(专业代码0802XX)初试统一排名,并且初试考察科目一样,都是政治、数一、英一(或者日语203)、823机械*技术基础。但是最终分专业排序录取!!!(比如某学生报考080,在0802XX中初试复试综合成绩排名第50,但是在080xxx中是第9,只要080计划招生人数超过9个,他也可以被拟录取)。学硕的与0802XX分开排名,初试考察科目专业课为821控制工程基础,其他科目与0802XX相同。我个人比较推荐报考学硕中的,招收人数占比较大。但是近两年的和都没招满,反而容易汪握搏被录取。

对于专硕来说(专业代码0855XX),近几年计划招生人数基本在300人左右,其中统招人数都在250人左右,人数多于学硕(但是报名人数也远多于学硕,竞争压力并不比学硕小)。

2022年,全日制专硕的初试统一排名,并且初试考察科目一样,都是政治、数二、英一(或者日语203)、823机械*技术基础。但是最终分专业排序录取!!!(意思同上)。我个人也比较推荐专硕的08xxx,招收人数占比较大。不同于学硕,2022年的难度都差不多。

关于初试

英语

3月份开始背单词。当时*了《恋恋有词》、《红宝书》和单词之间。

最开始用的《红宝书》,书比较厚,词汇量比较多,直接背很容易忘,一个,也月就背不下去了。感觉死记硬背不适合我,也没有方法。

《恋恋有词》很有趣,愿意听,不过常常需要花一上午的时间,记住的单词也不多,非常耗时间,时间充裕用恋词没有问题。

后来用了马天艺老师的《单词之间》,通过词根词缀有逻辑的记忆,学一个词根可以记一串词。考研除了作文,其他地方遇见单词,能猜出意思就可以。视频很干,效率高,适合我。还平时上下班在地铁里刷刷背单词软件或小程序,每天多看它们几眼,加深印象。

田静、唐迟和何凯文,选了田静。讲课细致透彻,通俗易懂,基本没有什么废话,满满的都是干货。在书里用不同的颜色清晰的标注,我学会了找核心词、简化长难句。

政治:

复习资料

1.《知识点提要》

2.《冲刺背诵笔记》

3.肖秀荣《1000题》《核心考案》

4.《形势与政策小册子》

5.肖四肖八

别问为什么没有《精讲精练》或者《核心考案》这类教材,现在已经十月份了,等你按照别的答主建议的那样,把精讲精练看个三四遍,天都黑了。

资料直通车都附上了,入手抓紧开始复习!

二、推荐视频课程

徐涛的强化班、冲刺班课程。

别问,问就是徐涛。考研政治课程讲解,无人能出其右,听他的课简直是种享受!

听完他讲的政治,我都想去报政治经济学,但其实,政治经济学极其枯燥,只是他讲的好罢了。

三、具体复习规划

考研政治高分的核心是选择题,得选择者得天下!

1.基础阶段复习(10月份)

抓点紧吧宝贝们,现在已经十月份了,距离2021年考研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再不开始就真的来不及了。当然也别太焦虑,按部就班的复习,每天多花一点时间在政治上,完全来得及!

第一遍复习(10月份),必须听视频课,听徐涛老师的强化课程,配合《知识点提要》,听完每章课程,看对应章节的《知识点提要》,刷对应章节的1000题。

2.强化阶段复习(11月份中旬之前)

第二遍复习(11月份),对于马原、中特、史纲和思修,无需再看视频课,结合徐涛的《冲刺背诵笔记》,二刷甚至三刷1000题。

《冲刺背诵笔记》的条理性逻辑性都很强,非常利于记忆,用来巩固和强化知识点再好不过。

冲刺阶困祥段(11月下旬-考研)

众所周知,政治复习遵循“前松后紧”原则,那到11月中旬,该到了必须收紧的时候,这阶段,每天5-6小时的复习时间都是可以的,如果你时间允许的话。如果专业课任务繁重,那也至少留出3-4小时来复习政治。

毕竟政治是考研的所有科目中最简单的,也是最容易得分的,付出回报率是最大的,性价比是最高的。明晃晃的分数送到你跟前,你都不拿吗?

肖四肖八要提前预购,肖八11月下旬上市,肖四考前两周上市,大家要保证第一时间能拿到预测卷~

数学

【张宇1000/汤家凤1800/李永乐复习全书+真题】:对于工科的学生来讲,数学的重要性就不需要多讲了。

真的会一直影响你。你初试数学考的好选导师也有优势,我身边就有一个朋友考上研究生了,但是因为初试数学分不高求了一个老师收他求了半小时都没同意,就是因为数学差。特别是现在AI时代,数学学的好真的一直吃香。回归考研,数学考的好总分就不会差。目前我了解到老师有张宇、汤家凤、李永乐还有一个押题王李林。我就分别说一下他们的特点,供学弟学妹参考,以便选择适合自己的。

如果是跟着视频复习的话,张宇和武忠祥的比较系统完善。

张宇老师手法精妙,善于利用技巧解题,因此他的讲课内容适合基础好的同学,只有基础扎实了才能寻求更方便的技巧去做题;同时张老师更是一位人生导师,在考研路上会一直陪伴你,偶尔灌输人生的哲理去督促你学习,在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会陪着你一直走下去。对比来看,汤家凤老师也是不错的,他的风格就不同了,主要针对基础薄弱的同学,让你拿到题目不用多想就可以直接下手,按部就班解题就行,每一种题型都给你准备了模板,直接套就可以,有时可能计算量大一点。但是这种方法可以让你保底有不错的分数,但是想考高分还是有些难度的,因为数学考高分绝对不是靠计算量的,是靠技巧去解题的,这一点就正好符合张宇的风格。

对于李永乐老师,我认为也是非常厉害的,我是看他的线性代数,毕竟是线代大帝,是参与过考研数学命题组的老师,所以比较熟悉考研数学的作风,出的模拟卷跟真题风格极为相似,难易程度也差不多。对于不想看视频只想看书的同学我个人推荐永乐老师的复习全书。这本书上面还是有很多技巧的,覆盖的知识面广,配套的660基础题其实一点都不基础,堪比考研真题的难度了。

针对线代和概率论,这两块考研我觉得一定要拿满分,相对高数部分这块题目还是相对简单的,我是看永乐大帝的线代和王式安老师的概率论,都是在命题组呆过的老师,针对性的对考研进行复习。

最后说一下李林老师,想必考研数学应该没有不知道他的吧?有一年数学押题押中了五六十分,这无疑让人惊讶,为了让自己心安,我觉得可以跟着上面几位老师学习知识,最后十二月份做做李林老师的押题卷就行,这样也不怕再错失押题的机会了

专业课的复习:

对于北京交通大学专业课的复习。首先,除外学硕专硕的专业课都一样,都是823机械*技术基础。

专业课的参考课本都是由贾振元主编的第二版《机械*技术基础》。

此外还有两本非常重要的“北京交通大学小册子”,即《金属切削原理试题精选与答题技巧》、《机械*工艺学试题精选与答题技巧》。

823机械*技术基础这门专业课不同于很多院校的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需要在充分理解知识点的基础山进行大量的记忆。但是不要硬背。

对于时间规划,我的建议是9月底前后必须要学习完课程的基础知识体系,10月底前后必须要完整背诵一遍,11月份可以开始把真题拿出来做了,对照真题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查漏补缺,到12月20号之前必须要完成二轮背诵。

最后我想说,该专业课是150分并且知识点是一座大山,能早点开始就早点开始。我在复习过程中感觉时间非常紧张,中途甚至打算换学校,换专业课。首先是我自身的原因,起步太晚了;其次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辅导,自己在复习专业课的过程中“瞎打转”。

专业课重难点:

机械设计重点还是在于计算,每一章节都有系统的计算题。对于螺纹连接、带传动、齿轮传动、蜗轮蜗杆、滑动轴承、滚动轴承甚至轴的强度校核都有可能出计算题。计算题分值占比也比较大,因此绝对不允许丢分。上海大学专业课试卷选择题主要都是书本上的细节知识。记住:所遇到的题目都掌握就行!

专业课题型:

一:选择题[可能有部分判断题]:大概45分。该部分主要是细节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平时做题积累。

二:简答题,大概6*5分。这部分也都是自己总结。

三:计算题;应该有5*15分。计算题分值占比大,不可丢分哦。

复试:

我考的专业当时分数线大概是330左右,进复试的准确人数我这里也不太清楚,基本上是以录取人数:复试人数为1:1.2左右的比例,最终录取统考名额有二十个左右。再一个就是复试准备的过程,首先是做一份介绍自己经历的简历,最好再准备一份PPT和英文的自我介绍(视院校要求),简历中要包含许多方面,我列举了几个比较重要的,比如基本信息、教育背景、获奖情况、技能证书和读研规划等等。简历一定要认真写,要美观清晰,让同学老师看提建议,反复修改润色。学校可能还会要求打印本科的成绩单以及各种奖状证书证明材料,在这里我特别提出一点,最好加上一些本科专业相关的经历或者项目,如果没有可以直接把课程设计或者课上所做的任务展现出来,这样会给老师一种你对这个专业是有较紧密的联系并且是有长足发展的潜力这一良好印象的。再有就是复试专业科目的复习,不同院校都会有所不同,只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展开复习就好,尽力准备在考场上就不会留下遗憾。

最后再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的话。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所以我不建议同学们前期就高度紧张,每天学到昏天黑地的,这样的话到后期尤其是快接近考研的时候身心是会松懈的,我有很多同学甚至是室友,前面学的很刻苦,很努力,可就是在快开考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其实是所有的内容都学完了,加上前面高度的刻苦就松懈下来了。这样其实是反过来了,同学们前期的学习一定要慢下来搞懂每一个知识,学不下去了就不要逼自己就去放松一下,循序渐进的备考,到了中后期才是应该开卷的时候。

人生有几步是需要跑的,现在就是要跑的时候了,加油!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轴承专业学校吗考研成绩 为什么要读北大国际工商管理硕士MBA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成人高考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TAG:
本文标题:有轴承专业学校吗考研成绩 为什么要读北大国际工商管理硕士MBA
wap地址: https://m.xueli.cn/newsdetail/223240.html

与“有轴承专业学校吗考研成绩 为什么要读北大国际工商管理硕士MBA”相关推荐